12/29/2006

千禧年新世代,網路成癮?

 

Nora Delighter 是初三的學生。在校車上聽著iPOD的樂曲、與朋友搭訕時還不忘手掌上的電子遊戲,一邊還得分神看鄰座同學iPOD裡昨天的生日照片。回到家在屋裡做功課,掛著耳機、開著電腦。忙著與來電朋友討論週末活動的同時,手也不閒著,一會在網上查電影時刻表,一會得即時通(Instant Message) 回應螢幕上在線好友們的提問,倏忽又想起朋友白天談到的iTunes得比比價下單;而老師指定參考的網站還沒有看…..網路聊天室、網路交友站如Myspace及Myface、即時通訊、網上購物、線上遊戲等等真是琳琅滿目,照他的話說「它是我的生命線,真不敢想像沒有它的日子」。這就是媒體稱為M世代、手機須臾不可無,網路一刻不能少、一心一時多用,出生於1980至2000年的青年人生活之寫照。

據非營利機構 Pew基金會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之專案統計,12至17歲的青少有87%、約2千1百萬人經常在網,75%(其中七年級以下學生佔82%)使用即時通訊、84%有手機、手提電腦及iPOD,而且人數日日上增;就是不富裕的孩子也想盡辦法,到朋友家、圖書館、或網吧解困,用學校電腦上網購物或電子郵件的比率為78%。幾年前的寵兒「電子郵件」,已失色的淪為與師長輩的交流管道,現同輩間溝通的最愛是即時通。可見科技之日新月異、青少年之崇新及倚賴之深。

網上資訊豐富,孩子們故然可能如師長們的期望,上網讀新聞、做功課,但無可否認的,方便永遠伴著隨便,令人憂心的問題真多。網路社交容易,網上好友名錄甚至上百,而且多數不住在附近、經常同時與50個在線網友聊天,他們怎麼看待這樣的友誼?對心理有什麼影響?匿名的戶動、真實身份不曝光、是否充滿虛假?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界限模糊,這新型的社交行為文化對人際關係的變數如何?

不可否認的,網上色情、援交、賭博等有害身心的流通,明顯增加,而監管法規又遠遠瞠乎其後,以致於網路色情氾濫、相約自殺、見面遭性侵害、線上遊戲充滿暴力,青少年對戰時打打殺殺影響言行,甚至仿傚,或網路成癮、無法處理日常生活等的報導時有所聞,網路安全問題之嚴重已引起普遍的注意,管制之聲及相關努力從未間斷。

孩子們並不否認網路存在著問題,但多輕鬆以對。他們認為絕大多數的人,每天到學校,接觸實際的事與真實的人交往,網站能擴大社交、對生性靦腆的正好避免面對面的不自在,掛名容易、不喜歡立即刪除,他們了解虛擬世界的侷限、與真實並不混淆,而真正成為科技產品奴隸的是鳳毛麟角。網路的便捷為他們的生長、成長、學習、工作、生活、思考、奮鬥,提供了新的實現方式。而且據調查,18歲入大學後,與成人世界接軌,網路的沉溺度會隨之降低。成人社會應該相信他們自我調適的能力,過份的管制可能扼殺它的創造活力。他們甚至自信滿滿的表示,成人不夠理解新興的網路文化,焦慮日益失去青少年的掌控權,而感到的「道德恐慌」(moral panics),其實這是新與舊間自然的發展與磨合,沒什麼大不了。

網路的出現,過去成人主導資訊優勢已風光不在,他們已漸漸成為奔騰向前的文化主流。社會學家多呼籲成年人應捐棄成見,21世紀網路的空間與真實世界是競爭、也可以和平共存,就算要防堵它可能的陰霾,真正懂得才是有效幫助青少年的主要關鍵。這群標新立異、愛現的千禧世代將步入職場,會為社會帶來什麼影響與變化?且拭目以待。但樂觀者認為它的衝擊是文化進程中最積極的生力軍,面對的機遇、挑戰,對整體文化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它不僅已經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將決定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

不是嗎?想想現在的生活,手機讓我們不會錯過親友任何時間的一個問候,電腦上網使資訊收集和工作隨時隨地成為可能,虛擬世界不是與涇渭分明的真實世界完美結合?誰又願意回到沒有這一切的時代呢?(紐約時報教育生活,11/05/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28/2006

美國大學評鑑面臨學生績效考核的壓力

 

美國大學教育品質之管制非聯邦或州政府之責。其評鑑採認可制,是一個自願的過程,透過非官方的學術團體、專業組織對大學進行評鑑,凡通過其標準者獲其認可。既是自願型的民間活動,故對大學不具約束力,也無法控制其行為。國會雖有規範準則之權,教育部也定期審核其執行效果,但整體而言,的確是排除政治干預之體制。它誠然保障了高等教育之獨立自主,但也有人譏諷這些認可組織只是蓋橡皮圖章的機構。這話當然過份,但也確有予人口非之處。

以田納西Sewanee學院為例,莎士比亞是英語文學系的必修課,十幾位授課教授設計各自的教案,自定考題並自行評分。老師各有偏愛,教學內容不一、列等寬嚴有異,學生趨易避難,評級缺公信力的現象很普遍。但情況已漸改變,1992年國會明定應以學生的學習成就為評鑑要素,98年更提此為最高準則。再加上網絡教育的日益普遍,促使認可機構於2000年修改其評鑑方式,一改以往重視教授素質、博士數量、圖書設備等因素,強調學生的學習為重點。Sewanee學院自今秋起的期末考,所有班級統一考題,教授將交替互換匿名閱卷。南加大去年起決定,新生一入學即需接受學力鑑定,且需逐年追蹤其邏輯思考、推理能力及其他技能之進展程度。而且不論主修,學生一律需就指定題目寫作,由教授群就匿名評議論文。有的學校建檔蒐集學生所有選課、作業、考試記錄、或利用標準題庫、或指定學生專案研究等以補授課教授評鑑之不足。這些舉措可見證大學的努力。

大學的轉變,自發之外也是因駐校地區域評鑑協會的壓力。而布希政府欲將企業成本效益、品質管理及問責等觀念,運用在高等教育之經營,評鑑自然成了教改重點。教育部長在2005年官方出版的刊物中指出,高等學府必須誠實的為學生的學習負責,並批評現制,過於鬆散沒有約束力,本身即為改革的攔路虎。並指定委員會研究,9月24日她在報告發表演說中指出,現行區域認可制抱殘守缺,只注重如藏書多少等硬體數量,卻疏忽學生實際的閱讀及心得等學習要素,充其量只達最低指標,科技的進步處處顯得老制滯礙難行,必須改變。

報告中建立以全國為基的評鑑制度引起很大的反感,甚至不為某些委員認同。美國高等教育協會榮譽主席Russell Edgerton承認美國大學表現不盡人意,但評鑑組織已正面迎戰。政府不應輕忽民間團體的仲裁能力及其努力,一味苛責其進度不夠,欲偷樑換柱代以全國性的制度,明顯為全國統一標準考試護航,高等教育與義務教育本質不同,絕不容混淆、一體視之。

部長否認推動統一標準考試,但其聲勢確實看漲。以邏輯思考為主的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標準測試已漸受歡迎,採用校數由兩年前之54至今的170,其中不乏杜克、德州奧斯汀州大等名校。誠如非營利之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主席Roger Benjamin所言,客觀性及公信力的測試是大勢所趨。當然州政府及大學主管之推動,功不可沒。今年11月部長將邀集認可機構,就如何促進學生成就評鑑進行討論,容或有異聲,但勢將為統一標準測試再下一城。(華爾街日報,11/13/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27/2006

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影響教育政策 –– 學生貸款利率將下降

十一月在全美進行的期中選舉,民主黨12年來首次同時贏得了眾議院跟參議院的多數席次,當然也取得國會的控制權,另外也在州長選舉結果上獲勝,全美民主黨籍州長人數超越共和黨。

對於教育政策,這次選舉之後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首先登場的是學生貸款利率問題。預定將要出任眾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的,民主黨籍參議員甘迺迪已經提出,將要想學生教育貸款銀行開鍘,大幅降低貸款利率,以實現民主黨的競選承諾。

過去十多年一直與共和黨保持良好互動的貸款銀行業者,目前想加強與民主黨溝通,或是透過國會遊說團體展開攻勢。最近就邀請了加州眾議員米勒,參加學生貸款業者會議,米勒及有可能出任眾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

參議員甘迺迪計畫把利率從目前的6.8%,降到3.4%。根據統計,全美有850萬名學生或是家長利用聯邦學生貸款來支付大學學費。在上學年度共借出了670億美元,是聯邦對大學生資助的最大來源,這些錢包括政府的直接貸款,和藉由私人業者核發的聯邦擔保貸款。不過共和黨認為,削減利率是本末倒置,基本問題是大學學費節節上揚。

除了學生貸款利率之外,選舉期間民主黨還承諾了關於幹細胞研究經費,想必該黨陸續還會提出相關議題。(教育週刊,11/29/2006;洛杉磯時報,11/27/2006,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沈茹逸摘要)

12/22/2006

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人數創新高

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人數創新高

根據芝加哥大學所作的「美國年度博士人數報告」顯示,2005年從美國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共有43,354人,比前一年成長了2.9%,為1998年以來獲得博士學位人數的新高。這些新科博士平均年齡為33歲,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佔74.8%,和大學唸相同領域的佔52.7%,男性比例55%,女性為45%,以生命科學領域獲得博士人數最多達9,306人,最少為商學領域1,168人。

不過在這些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中,美國公民的人數反而持續下降,2000-2005年以來美國公民佔年度博士學位人數比率從68%,下降到61%,對照1972年則為82%。若以領域區分,美國公民取得理工類博士減少10%、人文類博士減少11.7%,社會科學類減少12.2%。同時期國際學生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人數不斷上升,2005年持留學簽證的國際學生取得美國博士學位者佔全部人數的29.6%,其中以工程領域最多,佔工程類博士生比例達59%,比去年增加11%。

這些新科博士中,34%考慮繼續進行博士後研究,39%考慮尋找教職,15%考慮從事行政工作。而國際學生獲得博士後有74%打算留在美國,在1985年這項比例僅有51%。(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2006年12月1日;洛杉磯文化組摘要)

12/21/2006

中國學生參加富爾布萊特計畫學成後須立即返國

富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Scholarship)是美國政府最著名的國際教育交流計畫,共有151個國家的學生申請此種獎學金,大多數的國家學生在拿到學位後可以用「繼續接受學術訓練」為理由,申請留在美國,只有來自中國、奈及利亞、阿富汗等約12個國家的學生,必須在完成學業後立即返國。

巴基斯坦是美國的主要回教盟國,也是擁有最多領取富爾布萊特獎學金的學生,一般認為應被列為學生必須立即返國的國家名單內,但最近國務院表示,將暫時允許巴基斯坦參加富爾布萊爾獎學金的學生,可以提出學成後繼續留美一年半的申請,以便尋求見習和其他實習機會。(美聯社,11/30/2006吳迪珣摘要)

12/19/2006

國際化競爭引領全球化進修及工作實習

今夏,美國國會山莊來了一位備受矚目的實習生。他是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兒子,他的跨海取經正反映經濟全球競爭下,國際化視野的重要。報章雜誌的報導不計其數數:台灣元智大學與迪士尼樂園合作,推動「迪士尼專業學習計畫」,密蘇里大學與中國遼寧省阜新實驗中學合作教學實習計劃,瑞士銀行在港為「青年才俊培訓計畫」徵才,微軟全球遴選學生實習,明顯增加的國際交換學生,再再提醒世人迎戰世界四面八方的挑戰,國際化的學習早已不再只是履歷表的點綴,而是立足競爭的必備要件。美國參議院宣示2006年為海外學習之年,官方的助陣,更使其白熱化。

據美國公共教育調查,2004-2005學年度,全美負笈海外的學生約20萬,僅為全美大學生的1%,但欲入大學的高中生,有50%對海外留學非常有興趣,更有75%學生認為,讀書期間具備國際化經驗至關重要。可見他們對如何墊高自己、儲備未來的國際競爭力是很理解的。學生與學術機構間「蛋生雞、雞生蛋」的互動,使得大學期間的海外經驗呈現前所未有的多元、宏觀新貌。

首先,除大學是主要推手、其他參與機構可謂不計其數。波士頓大學的時尚廣告、行銷工讀實習、學生就遠赴巴黎、而其公共衛生的實習則是與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紅十字會合作。明尼蘇達州大學生到英國商業部及其工黨實習,西班牙的國際教育服務部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 IES)把一個美國學生安排到巴塞隆納一家牙醫擔任助理。區區上例就見證了政府機構、政黨、多個國際及地方機構、工商企業、個人業者等的合作。

其次,因為海外實習的大受歡迎,主辦單位為滿足需求並廣為招徠,更是盡心籌劃。以波士頓學院提出的「全球精進證書」(Global Proficiency Program Certificate)方案就包括讀書、海外實習、英語外另兩種外文、四門多元文化的人文、社會學、商業及教育課程,跨國服務活動、論文寫作、發表及口頭答辯、專案研究計劃等課程。可見內容之豐富、要求之高,海外實習對舉辦單位及參與學生都是紮實的挑戰。

正因如此,學校除須有足夠的資金外,準備工作是千頭萬緒。學生之須為首要,除一對一的咨詢服務,對國外合作環境的安全及健康狀況,社會文化景觀、社會經濟、實習期限、父母探訪、學生行蹤及學習進度的掌握等更要有通盤了解及周全計劃。對參與學生的遴選也日趨嚴格;學業成績、興趣性向、經濟擔負能力、情緒心理、語文能力等都是必要的考慮。而學生在決定前蒐集、閱讀、比較、觀察、分析所有的資料,而到陌生地後更需加倍的努力與忍耐,學習當地的語文、習俗才能融洽生活,且學習告終必須提出書面報告及當面備詢、考核,事事須主動,不僅是提升個人的全方位學習,更是成長難得的歷練。

高等學府雖經常舉辦的海外實習現場說明會,但相關網站也隨之大肆成長。提供的訊息目不暇給,漸與面對面咨詢分庭抗禮。像密西根州大的網絡,不但對國際學生的經歷詳為報導,詳列負笈海外必備的條件、資格,還每周報導海外學習工讀的機會。

學校自設海外分校,由本國學生前往的情況很普遍。這樣更要特別注意融入當地,若只是複製美國經驗,倨傲自重,何必勞師動眾、飄洋過海,而自暴其短?

好的海外工讀實習是努力不懈的結果,更是多方合作的成就。「海外教育論壇」(Forum on Education Abroad) 指出學術水準是國際教育成功的核心,並於2002年推出評鑑指南:

1. 實習工讀是否溶入課程內容、與所在地合作無間?

2. 如為有學分者,學生的準備:其素質、相關知識及語文?

3. 學生的課業進展及實習表現,有無專業的定期稽核與評鑑?

4. 為獲學分,必須指定研究報告或專案作業,使學生能融會貫通後,整體而明析的表達心得

5. 學分之認可,必須取得當地所有協辦機構之一致同意

當然,所在地對食宿的安排,當地指導人員平日與學生的互動、困難發生時的協助等看似事小,卻是千金難買、成功的要件。雖不能說這就是應考核的全部,但以此為準,至少可避免誤入唯利是圖者之陷阱。該機構也表示將以此標準,衡量其參與的學生之海外經驗,彙集資料於明年三月發表報告。雖然海外義工、專案服務、研討工讀等不論有無認可學分,都是寶貴的經驗,但明顯可見,有學分之進修仍是學生的最愛,其考核更是確保學習品質的屏障。

誠然,北美、西歐等海外實習工讀原創地,最為普遍,發達中的亞洲、拉丁美洲漸迎頭趕上,東南亞諸國也急起直追。但遺憾的是,第三世界對此尚不重視,僅南非初見端倪。其參與尚待各方努力,專家表示以服務、非學習性質的工作或是敲門磚,這類資訊多由國際知名非官方組織經營,如Amnesty International、i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Service Learning and Leadership(IPSL)。Idealist.org 網站也列有1500以上的服務性工作。

參與者很多原本就對國際事務有興趣,身體力行後,提升自了國際視野,熱情擁抱,改變了人生的規劃。甘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吃萬般苦,學萬般藝,佔一席地」的四萬歸一的極度挑戰及前瞻性的未來。(國際教育學者月刊,10/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18/2006

校長寫網誌增加溝通管道

美國大學校長也開始寫網誌了。目前大約有12位大學校長架設了自己的網站,設法建立與學生的溝通管道,更希望進一步跨越與年輕學子之間的「數位鴻溝」和「代溝」。不過也公關專家指出,校長的公開網站應該小心謹慎下筆,否則反而是一種很「危險」的動作。

寫網誌在大學生是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在個人網誌上批評學校或是校長更是司空見慣。有些學校對於校內學生或是教職員的網誌,開始「控管」,希望減少負面言論。也有校長走向更開放的角度看待此事,甚至開始架設校長本身的網誌。其中一位代表人數就是華府的三一(Trinity University)大學校長麥奎爾。

麥奎爾表示,她設立網誌的宗旨,要在這個圓的討論當今的問題,讓學校師生打成一片。她親筆撰寫的網誌,每星期與大家進行一兩次的討論。比如:她曾討論該校校友裴洛西(Nancy Pelosi) 成為歷來第一位女性眾議院院長,也討論了其中選舉的結果等等。

曾有一名學生以匿名信,向她檢舉另一名學生在網上「褻瀆神明」的事件,這位女校長選擇了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在她的網誌上把這位告密學生斥責一番,認為不該匿名檢舉。

針對這種數位時代下的溝通產物,經常向大學校長提供建議的律師考登說得很直接,「大學校長自設網誌,是件蠢事!」他說,如果校董會對於一位校長不滿,校長的對手就可以輕而易舉從網誌中,找到攻擊校長的「有力武器」。如果校長發言不慎,或是被他人斷章取義,或者觸及有爭議的政治立場,都會產生不小的「殺傷力」。(紐約時報,11/22/2006,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12/15/2006

美國高等教育改革受批評

教育部長史裴琳(Margaret Spellings)表示為因應美國人口的多元化並繼續在日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高等教育必須更普及、品質更可靠、學費更平民化、更注重創新發明、與就業市場更緊密合作。她邀請大學主管、工商界領袖、政策制定者及學者組成委員會,為美國未來高教獻策。最近建言報告出爐,專業人士對其涵蓋之全,及痛下針砭的方向並無異議。但為何批評聲浪仍甚囂塵上?

最重大的爭議在建議成立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及責成大學品質所推動的審核稽查體制。有人甚至質疑,政府藉機,把「不讓任一孩子落後」教改法案的嚴規強加於高等教育,意在削弱大學的自主權。部長及其幕僚都極力澄清絕無此意。

她表示,公開而完整的資料庫可以改進多項服務。學生及其家長因資訊充分而做出正確選擇,尊重納稅者對稅收支出及效益之知情權,而政策制定者也可據此制惠民之施。她以購車為例,買家必先蒐集車型、構造、價格、優惠、用油、付款方式等所有資料,詳盡比照,最後做出決定。她表示選擇大學,也應稟此透明化原則,而現今高教昂貴,更不容須臾差錯。另外,現行以新生、絕大多數是高中畢業生,入大學6年內獲學位之計算畢業率方式,早已過時;如今60%大學生都曾轉學,而40%是選課生,前者因制度不全難以追蹤,多以輟學計、後者畢業年限超時,而現入學新生39%超過25歲、處處顯示改革之必要。

至於高教品質之改進,部長及委員會欲加強校外稽查體制用意甚明。建議使用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等測試工具,以客觀比較學生入學至畢業,其間分析思考、邏輯推理及寫作溝通能力的進展,並要求學校蒐集、公開學生所有學習成績。

她認為,大學間的成本效益透明化、評鑑過程力求客觀,易比較各大學間學生之成績,方便公眾衡量其學費是否物有所值,將會大大提升高教的品質。但批評不斷,華盛頓首府Trinity大學校長就表示把大學教育比同買車,不倫不類,只以量計更使人痛心。有些學者認為把學生資料包括成績、行蹤及畢業後的收入,全呈在陽光下供人閱覽,不但執行上有難度,還涉及私隱。有的辯稱,教學績效審核,校方多自有體制,另立新制,不僅不尊重也否定其改善教學的努力,教育部這種由上而下統一的解決方式,干預校務,學生最切身的資助,只列虛項而欠明確預算,空談學費平民化。有的更乾脆,明說部長無權置喙高教事務。

她雖批評反對者是老套的「錢來但別管事」的自我主義,但仍表示歡迎各方意見,明春將開高峰會議,邀請各方團體協商。支持之聲不少,同意高等學府表現確實使人失望。6年內能大學畢業的高中生僅過半,且遲滯不進,據OECD27國之調查,美國大學畢業率排名16,而許多畢業生不會看財務報表、為文言不及義,哈佛大學前校長Derek Bok引用多宗研究證明,大學並沒有對改善學生學習做出系統的努力,並表示若要聯邦不插手,先得確定政府無處可責,再說,人口結構巨變,未來大學生將多來自少數族裔及低收入者,其入大學之準備、學業表現都須要即早關切,而知識經濟時代,更應確保高教之與時俱進,聯邦理應未雨綢繆。主要的高教游說組織美國教育評議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表示支持,美國學生會(United States Student Association)也聲援方案中有關的建議。

史裴玲的高教改革,必須贏得國會的支持。國會的易手,對此案會有什麼影響?誠難估論,但實際的變化已悄然進行,成百的大學已啟用文中推荐的測試工具,公立學府為爭取聯邦經費也朝著更透明化之方向邁進。(今日美國報,11/14/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14/2006

希臘高等教育改革面臨強大阻力

卡琳娜是希臘最著名雅典大學經濟系三年級的學生,她堅決反對政府以市場機制理念推動的高教改革,抗議活動無役不與,主修經濟者,尚無視基本的經濟規則,難怪高教改革一波三折,滿是荊棘。

政府任命組織的「專家委員會」推出了一列改革提案,包括規定學生畢業期限、降低政治體系的介入、經營管理體系透明化、放寬外來文憑認證、削減學生組織影響力、修改憲法允許開辦私立大學。教育部長亞納庫曾表示,政府擬起草憲法修改案,將允許開辦教育質量與國立大學相當的私立大學。並預計三年內,承認其地位。另外,大學評鑑、學生修課、證照授予貼近市場須求等都做了嚴格的規定,而且學生須要支付費用。現行憲法保護教育的公有地位,不允設有私立大學、學生接受完全免費的高等教育並按自身的進度學習、意見表達不容侵犯、在學校董事會有代表及參與權。在這些條款的保護下,外力很難介入高等學府,可說不受世俗自由主義的入侵。

兩者一比,確實是巨幅變革,學生的權益大為受限,難怪下定決心,抗議到底。連日來萬人走上街頭,場面火爆,蒙面的大學生不斷朝鎮爆警察丟石塊和放火燒車,中小學生及教師、公務員等為表支持也罷課、罷工。希臘街頭催淚瓦斯、石塊齊飛,行政系統陷入混亂。抗議者表示,如果當局不回應他們的要求,將再度發動更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學生們強烈批評,政府真正的目的是高教私有化,高等教育形同買賣,低收入者將被棄於門外。自由市場式的經營將貶低大學生的價值。放寬國外文憑認證,明顯圖利僱主,就業市場將充斥廉價及彈性工作,影響希臘學生永久及穩定工做的權利。僅允許延長畢業期限兩年的嚴苛規定,強制速度違反人性化學習。限制學生在董事的代表與參與權,將使學校陷於威權管理。如此,高等教育的自主權將盡失,因此堅決反對憲法修正及任何變革。

支持者譴責學生的立場為一己之私,同情政府的立場,表示高教法案25年來紋風不動,而世變驚天動地,實不容因循苟且。歐盟成立,希臘為「布隆尼亞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簽署國,就是認同於2010年創造歐洲高等教育區域,人才的流動、文憑的透明化與開放認可、更高品質的教育及向全世界開放歐洲的教育制度等目標。今已逼近2010,政府確有急迫性進行改革。再說,透明化與高品質的教育,正是納稅人認可的價值。希臘高教的難題雖發生在其他歐洲國家,但問題更嚴重。學校建築老舊失修、管理顢頇過時,圖書館及實驗室的設備與內容遠落後於美國,破漏百出。老屋不修?難道等著傾塌?

但大學生並非沒有聲援者,他們表示過去兩年來,政府嘗試實施極端保守的改革,沒有任何協商,忽視學生的意見,逼的學生選擇不讓步的抗爭及堅持完全反對的路線,政府的黑箱做法正是自食惡果。

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其高等教育在哲學、政治、法律、美術等方面歷史非常悠久,成就非凡,曾塑造了一個時代。如今遭遇十字路口,何去何從?過去教改的企圖都因抗爭太烈,政府讓步而告終。這次會不會重蹈覆轍?這場角力會不會因國際化的巨變有了新動力,而顛簸中前行?(高等教育紀事報,11/10/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11/2006

加拿大教育學家尋求吸收外國學生之道

根據上週加拿大國際教育局的年度會議中的討論,加拿大教育學者逐漸憂心該國位居國際學生選擇留學國之地位。該當局表示,就留學地點而言,加拿大已經除名於前五大熱門留學國之外。整體而言,加國境內的國際學生人數雖有些微增加,但教育學者擔心該趨勢即將轉變。

該當局的委員會成員之一,也是Prince Edward Island大學學術發展副召集人Vianne Thimmons表示,最大的憂慮不只是經濟方面的打擊,還有如何維持校園的多元化;其他國家則正在觀察加拿大發展的近況。

在過去,加國吸收國際學生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澳洲、英國以及美國,但如今有更多其他的國家也加入吸收國際學生的行列,其中有不少國家曾為加國大量國際學生的來源國。舉例而言,中國就加入戰局,甚至就在加拿大吸收學生。

加拿大教育局委員,也是Nova Scotia聖瑪莉大學 (Saint Mary’s University) 校長Colin Dodds表示,亞洲的情勢現今已日漸成熟,促使加國認清若不改變吸收學生的對策,該國來自海外的留學生人數將會下降;而經濟方面的改變,則代表加國必須尋求非主流的合作關係。

影響力的結合

當局組織將可能結合加國最大貿易與工業工會之製造業者及出口商的影響力,幫助提升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形象。工會主席Perrin Beatty則是在發表基本政策演說後,提出這項合作邀請,並指出大學及學院是在做有價值的出口服務,以及讓執政者和社會大眾知道:未來將仰賴於知識經濟的訊息。他表示,大學院校正著眼於海外行銷之道,這樣的合作關係其實在很多的方面非常具邏輯,只是我們在過去從未加以開發。

多位行政官員則提出成立一個國家學位鑑定組織的計畫,以供國際學生在區分正統大學院校與私立學院所授予含糊的證書之間,作為衡量學校的標準。

吸收外國學生並不是唯一的憂慮,政府官員還提到只有一成的加拿大學生出國留學;另外的憂慮則是加拿大在「留學貿易」或國際教育商業上,遠遠落後澳洲。根據澳洲政府最近的統計,國際高等教育活動已超過運輸業而成為該國第三大經濟來源,光是去年的成長值就激增了十五億,使其該項總收入超過七十五億之多。

加國教育局長Jim W. Fox表示:我們目前正面對眾多問題與窘境,要向前推進一步則是一大挑戰,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各利益團體的力量,以達成目標。(高等教育紀事報,11/24/2006,洛杉磯文化組林鈺娟摘要)

12/06/2006

FBI犯罪統計顯示:美國大學罪案紀錄低於實際犯罪活動

據波士頓東北大學向教育部呈報的紀錄,2004年該校僅發生5起盜竊案,校方驕傲的表示在犯罪率高的波士頓區這簡直是沙漠中的綠州。的確,安全的校園是學校招生的利器,更是校譽的踏金石,但這樣亮如星辰的數據真是實情的反映嗎?同年校方在另一份提交FBI的報告,偷竊罪有345宗,其他的學府也顯示盜竊及偷竊的懸殊比率,如密西根州大的25:908,但著名的哈佛大學卻明顯反差為446:229,何以有如此大的差距?到底怎麼界定偷竊與盜竊?而兩者之合就是校園犯罪的全貌寫實?

1986年,19歲的Jeanne Ann Clery 在賓州里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被殺身亡,促使國會於1990年通過Clery 法案。該案僅規定校方必須將盜竊案數據,呈報教育部並公諸於申請者、在校師生及其家屬,而偷盜罪數據則需呈報聯邦調查局(FBI)。兩份報告各有重點,結果當然不一,但詳加比較,很難不認為學校有粉飾之嫌。許多大學也承認並未遵照聯邦定義,將未破的偷竊案歸類於盜竊。東北大學的保安就表示,如果失竊現場沒有強行進入的破壞證據,就是偷竊案,其5月丟失15台手提電腦,應是學生課後忘了帶走,被人順手牽羊,教室未上鎖雖是失誤,但並無損壞,故歸此為宵小的偷竊行為。但按照Clery 法案、FBI下的定義,物件遭竊處雖完好無損,但久未破案、不知何人所為,就是盜竊。哈佛大學表示,該校的非常統計,就是完全遵FBI之指示所致。

其實,教育部的手冊對此規定明確。但校方辯稱此僅為參考指南,怎能控訴在校學生是非法強行闖入教室或宿舍?數據之不同應係所循定義不同,絕非刻意所為。校園安全的確是高度敏感的問題,國會初議Clery法案及1998年修正案時都欲將偷竊案納入規範, 但因代表高等教育的兩大團體: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  的極力反對而作罷。面對師生、家長及校譽時,有意淡化校園安全之顧慮、提高盜竊門檻是很自然的。但校園安全範疇絕不止於此,搶劫、性侵害等暴力行為,涉嫌隱私、屬告訴乃論不告不知,很難成案,是嚴重但難以處理的治安死角。

國會對此現象的關注,使非營利組織「校園安全」(Security on Campus Inc.)1998年展開調查。已有十幾所大學因而受糾舉、偵訊或罰鍰。麻州大學被告知多起偷竊應歸為盜竊類、耶魯大學因漏報性侵案而被迫做出解釋、西維吉尼亞大學更被罰款20萬。受誡的學校都低調的表示,將切實遵守 Clery 法案之規定,校園犯罪或因此將趨近事實。(華爾街日報,10/23/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12/04/2006

加州州立大學學費明年將不調漲

加州州立大學理事會最近通過凍結下年度州大系統增加學費的提案,州大的學費(Student Fee)目前已是全美最低,全職學生每年學費平均僅為3,200元,其他學校學生平均高達6,700元。

加州州立大學總校長瑞德(Charles B. Reed)表示,州長史瓦辛格先前已允諾新年度從預算中挹注190億元,給州大和加大兩大公立大學系統。同時理事會也決定好好改革一直具有爭議性的管理高階層的「離職費」(executive perks),此費用主要是給於離職高官一年的薪水,以吸引他們再返回州大任職。

在州大理事會開會期間有近五百名學生和教師代表抗議,指主管待遇過於優渥,光離職費10年即贈送4百萬,而學生學費過去10年卻調漲7成,要求停止離職費,並提高教職員工的薪酬待遇。州大總校的發言人對此表示,理事會目前已通過「離職費」的新規範,即必須在州大管理階層工作滿五年以上,離職前必須有校長和理事會公開面試,敘述離職後返回州大那個部門服務。退休或跳槽的員工,不符合申請要求。另外教職員調薪的計畫也在進行,未來4年內教授薪酬將增加25%,全職教授從8.6萬元升至10.6萬元,半職教師從4.3萬元調至5.3萬元。(11/16/06世界日報吳迪珣摘要)

12/01/2006

法國暴動後的教育改革及其省思

數十年來,法國早已是移民湧入的國家,但政府並無任何輔導政策,他們集中住在市郊,社區只有公寓、最基本的學校設施,沒有其他公共服務,與城市的巨大落差,使這些置身其中的新法國人憤世嫉俗,對生活絕望,政府的冷漠,將他們逼上了街頭,騷亂成了沒有希望的發洩。

抗爭火苗一發燎原,導致了多次嚴重的社會暴動。政府似乎認清教育是讓人融入社會的最好方式。於1981年破天荒的提出具美國平權法案精神的政策,承諾提供更多資源以改善郊區學校淒慘的情況,並於次年實施類似60年代英國成功的計劃,將經費集中使用於「教育優先區」(ZEP),希望增加這些先天不足貧困學生的競爭力。20多年來,優先區之數由363至今之710,包括5500幼稚園及小學、874所初中及130所高中。受惠中小學生比率由全法的1/20到現今的1/5,每一學生之經費高出一般之10%、老師數量較多,並領有額外津貼。該政策又於1990,1997年兩次修正,連番的補助措施,效果如何呢?

據最近一項針對1982-1992十年間ZEP的研究報告,這些學生的學習不見進展,國中階段後,有1/3不具備學習的基本能力,遠高於一般學校的15%。知識經濟及國際競爭日熾的就業市場,再加上法國停滯的經濟,他們更形邊緣化,只能從事低下的勞動工作。

似應奏效的措施何以結果慘不忍睹?專家的分析林林總總:文化因素是肇禍之首,正如社會學家Alain Touraine所言:「法國的共和主義因為強調普遍性,潛意識裡拒絕承認社會存在任何差異」,一般民眾堅信公共教育應不分對象之種族、性别、宗教信仰及階级等背景,一律予以公平對待,如此理論根本迴避了貧困子弟、移民後代與中產家庭子女並未在同一起跑線的事實,社會問題籠罩在平等主義的意識型態下,只強調移民必須融入社會中,模糊了問題的焦點,還談什麼解決?另外,自1789年之大革命,直接走上街頭的浪漫氣息未改,即使有遠見的政策,有人反對,不平則鳴動輒走上街頭,政府焦頭爛額,窮於應付,加上民主選舉的弔詭,教育淪為權力傾軋的工具,寸步難行。再說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從幼稚園直至公立研究機構之創辦、課程、財政、人事、監管考核,相關法令及行政由教育部全權統管,地方僅待命、無權無錢更別談因地制宜。而實施上也處處制肘,因經濟長期困窘,ZEP計畫區量雖不斷增加,但前年卻刪減教育人員預算,教育部長表示大學前的教育總預算約為740億,但ZEP區僅比常態多出12.5億,可見其匱乏。更因政治介入,有力者經費多,早已失去公平性,最困之區反而更無米可炊。有經驗的老師又只肯在巴黎領高薪,只好由新手老師下鄉,他們經驗不足還得處理各種複雜的族群問題,教學品質可想而知。

去年11月移民後代的暴動更是此一政策的喪鐘。150萬人走上街頭,年青人領軍,如火如荼的街頭燒車、搶劫、打砸商店、罷課的激烈抗爭,數十所大學癱瘓,各地街頭彷彿成了戰場,甚至波及鄰國,舉世震驚,至今仍未落下帷幕。總統席哈克公開承認,法國已面臨「認同危機」的「重度抑鬱」,必須以「堅定而公義」的態度處理,真是一語中的,解決之道還得回歸教育。

教育部長羅賓(Gilles de Robien)於暴動不久後宣佈,以改進貧民區的公共教育為首要任務,致力解決沉疴的社會不公現象,其核心是以學生的社經環境、學業成績等界定EP1,EP2EP3三階段之教育優先方案,教育界多稱其為前「教育優先」計畫的再一次改革。EP1尤其是焦點,它共有249個地區,每區由一所中學及其學生畢業之幼稚園及小學組成,凡學生多屬社經地位低下、學業成績連兩年以上低於平均、未達入中學考試成績及非法語為母語家庭的學校、都屬EP1區。它也最具急迫性,教育部即刻利用優惠徵募1000資深教師師及3000教育相關人員進駐,而這些學校必須簽署同意書,詳列額外補助之支出。政府之大手筆、正可與其「矢志成功」之稱相呼應。

工會SENSEP1非常不滿,去年暴動導火地反對更烈。他們表示,徵調千名教師之額外經費,其實來自裁減全國中學教師數目,拆東補西,政府只重省錢。而EP1規範過嚴,蓄意漏掉至少250所學校,教師的分配也不公。支持者表示,以社經地位及學業表現劃定優先教育區,至少比以前只以固定地區為疇更趨近問題核心,是值得肯定的進步。EP2以現享有優惠之中學為範圍,EP3區尚未規劃,但凡被劃入EP3之校三年後將不再有任何補助。工會對這兩項更是強烈抨擊。

另外,前所未有的中央權力下放,使人期待,給予地方較大的自主權,鼓勵實驗創新,希望能有成功的經驗典範,引領全國。其他的項目尚包括:

1.改善讀寫教學法,且研擬新測試方式。明年起7歲兒童必須參加標準閱讀及寫作能力考試,以盡早發現學習障礙學生

2.為家境貧困的優秀學生專設寄宿學校,並配以工作實習,加強與家長的合作

3.輔導貧困郊區10萬學生進入大學,成功完成高等教育

4.學校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課業及生涯規劃輔導

5.增加優先教育區獎學金名額,由今28,00010萬學生

6.針對貧困區之需要,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師資素質及教學環境

7.為學習不佳學生,另闢教育之路。14歲之後增加職業培訓,創造實習與學徒機會,2006學年度起「教育優先區」每一所學校都必須提供一門以上的職業課程 以期結束每年15萬學生離校後,因無生技而深陷泥沼的窘境

8.專設考核人員負責區內的教學效果

綜觀以上,政府可謂大刀闊斧、似乎真的決心改革教育。但很多人仍戒慎恐懼,認為過去多次失敗的因素未減,教育與政治、選舉很難徹底切割,要回歸教育本身仍是荊棘滿佈。但誠如教育部長表示,教育與國家前途一體,失敗成功全仗它。也許越來越多人的覺醒,已為長遠、清晰而公平的教育政策邁出了實踐的第一步。

法國的暴動絕不是個案專例,它嚴重波及鄰國,正是無風不起浪,等於警告了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國家,如果星星之火不滅,一旦擴散,恐永難解決。社會衝突並非視若無睹就會自然消失,政客「你們」、「我們」的意識,為撈取選票的刻意炒作,毒化了群體的和諧,只有平等教育機會能喚醒民眾消彌對立,而今經濟全球化浪潮席捲,教育更是能為國家競爭力主動出擊的先鋒。(教育周刊,11/01/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