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12

美國高等教育組織要求大學回應績效責任呼聲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譯

資料來源:201247,紐約時報、學生學習與績效新領導聯盟出版品                               

連結網址:http://www.nytimes.com/2012/04/08/education/trying-to-find-a-measure-for-how-well-colleges-do.html?_r=1&pagewanted=all

http://www.newleadershipalliance.org/what_we_do/committing_to_quality/

 

美國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學校,依據布希政府時代在2001年訂定的「有教無類法」(No Child Left Behind,簡稱NCLB)要求下,早就必須參加標準測驗,並將測驗結果公布,以供各界檢視,雖然標準化測驗並非完美的檢驗方法,不過確能讓包括家長、教育政策擬訂者及一般民眾有了比較學校績效表現的管道與資訊。

 

美國大學新鮮人進入校園前的學術表現如何?資料隨處可得,因為這種申請入學資訊各校大多公開。從坊間的大學評比,也大概能得知一所大學在教育人員間的聲譽如何、用何標準挑選新生、甚至學生畢業率及班級人數等等數據。但是,美國的大專校院教育到底辦的如何?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涯中學了什麼?他們的批判性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進步了多少?即便布希時代,當時教育部長Margaret Spellings的顧問在2006年所提出的報告中就要求,必須建立評量大學階段的學習對學生所產生的加值效果("value added")的機制,但是就讀大學價值在那?及大學的效能如何?卻好像總是不能說的密秘一般的神秘,讓人難以一窺究竟。

 

近來,要求「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的風氣,也開始吹向高等教育界。

 

接受政府補助的公立大學系統,首當其衝的成為主要目標,特別為了因應政策擬訂者必須向納稅人負責的壓力,例如德州便是這方面的領先者,從2004年開始便要求公立大學必須辦理標準測驗以便評量績效,並向大眾公布結果。

 

這幾年來,參加「全國大學生參與程度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的大學從2000年初辦時的寥寥幾所,增加到去年的700多所。該項調查的內容多數是可以藉之了解大學生學習狀況的指標,雖然是間接指標,例如大學生學習平均時數多少?與教授互動程度等等?只可惜,每所學校可以看到自家學校及相似可比較學校的統計資料,但因調查結果不公開,而無法作為比較的依據。

 

20111月,Richard ArumJosipa Roksa出版的「學海漂流」 (Academically Adrift)一書指出,超過1/3的美國大學生,在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在批判思考及分析推理能力無明顯長進,更是為要求大學回應績效責任,應該建立評量機制的倡議者,注入了有如砲彈般的能量。

今年1月,名為「學生學習與績效新領導聯盟」的高等教育組織,發表了指導原則,雖然沒有明確指月採用標準測驗,但希望高等教育機構採取4個步驟,系統性進行評量過程,如下:(一)設定學生學習目標;(二)蒐集學生學習資料及證據;(三)利用評量結果來改善學生的學習;及(四)公布資料及結果。此份建議報告受到許多重要的高等教育組織及學校的背書支持。

 

另一個由300多所州立大專校院所組成的高教組織「績效責任自願聯盟」,則已指定3種評量測驗作為會員使用參考,並要求會員將評量結果公布在聯盟的網站上。這3種測驗分別為:教育測驗中心(ETS)研發的能力測驗(ETS Proficiency Profile)ACT研發的大專學術能力測驗(Collegiate Assessment of Academic Proficiency)及「學海漂流」一書中所依據的大學學習評量(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

 

雖然上述的3項評量都有可評之處,一切作法也都還在發展的過程,未成定局,又儘管仍有許多主要大學,如加州大學系統,選擇不加入,但是參加以上3項評量的學校還是在日漸增加中,每項測驗都有數百所學校採用,只是學校未必將結果公開。

 

目前風氣已開,高等教育政策制訂者及專家們會對如何評量學習,越來越有共識,並變成固定作法,但要要求大學們公告結果,那只能靠各界施展壓力,讓大學回應大眾的呼聲。

 

缺乏視覺注意力或為兒童識讀障礙原因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編撰

資料來源:2012 411,教育週刊及國際識讀障礙協會月刊

連結網址:

http://blogs.edweek.org/edweek/early_years/2012/04/study_suggests_dyslexia_not_just_a_language_problem.html

http://www.interdys.org/VisualAttentionStudy.htm?utm_source=April+2012+eXaminer&utm_campaign=April+eXaminer&utm_medium=socialshare

 

長久以來識讀障礙(Dyslexia)普遍被認為是兒童閱讀障礙的主要原因,但近日的新研究結果顯示,缺乏視覺注意力(visual attention)可能才是主要原因。

 

義大利學者的研究指出,學齡前幼童的視覺注意力缺乏,可能是造成閱讀困難的根本原因。學者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突破,而且日後會從根本影響治療兒童閱讀障礙的方式。

 

這次研究對象包括96位學童,在學習閱讀之前,就被診斷為有視覺注意力缺乏,或是對圖像符號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研究從幼稚園大班一直追蹤到小學2年級。在學習閱讀之前,專家也對這群學童測試音節辨認、記憶力、顏色辨認等。

 

將近60%的學童,在學習閱讀之前有無法辨讀圖像符號等問題,正式上學之後也有閱讀障礙。因此研究學者建議,可針對有圖象辨認問題的孩子,先行治療注意力不集中問題,更可有效解決識讀障礙。

 

國際識讀障礙協會(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對此表示,單一研究的結果很難說明識讀障礙的完整原因,針對該研究的論點,該協會的專家認為尚不成熟。

 

目前從行為科學以及神經生理學的研究顯示,識讀障礙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與視覺系統之間有順序錯亂、視覺肌肉控制以及各種視覺問題。國際識讀障礙協會的觀點認為,視覺只是一個可能因素,義大利學者提出的看法,只能看出跟視覺注意力有關聯,但是不能因此認定為唯一問題,甚至判定可以預防識讀障礙。

谷歌線上藝術館擴大收藏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1244,校園電子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4/04/google-art-project-expands-with-32000-works-of-art-now-online

 

喜愛藝術的觀眾有福了,不須長途跋涉,不須買門票,坐在家中就可以透過谷歌線上藝術館(Google Art Project)瀏覽名家作品,細細品味包括梵谷最出色作品「星夜」及我國故宮博物館18件典藏精選在內的全世界32千件頂級藝術作品。谷歌將這3萬多件作品數位化,於43開放給大眾欣賞。同時選中芝加哥藝術中心(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為北美的創辦據點,邀請各大博物館館長出席當天發表會,共襄盛舉。

 

谷歌線上藝術館與全世界151家博物館和藝廊合作,參加的單位從白宮到哥倫比亞波哥大的黃金博物館都在內,各自選出館藏的藝術品貢獻給谷歌建立的虛擬藝術作品觀賞線上平台使用。這其中有46家博物館本身就已用谷歌的街景科技軟體(Street View)來建立360度全景視野的虛擬博物館,高清晰度解析的畫面達到10億畫素(gigapixel),給網上參觀者全新的體驗。

 

10億畫素的圖片是先將影像解析成702個局部圖像,然後再一個個仔細鑲嵌併湊出整體來完成,隨意放大或縮小都可清晰的查看最細微部份或整體觀賞,這種細膩的高科技手法,也只有像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才有本事做到。這麼多家博物館之所以願與谷歌合作,也是想藉助谷歌名聲及優越高超的科技能力來帶領,將世界各地的名家作品有系統的組織起來,多種多樣性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更增加可看性,也造福更多愛好藝術的人群。

 

很多人都擔心藝術品在網上公開展示,會影響博物館的生意,買門票的參觀者將大為減少。芝加哥藝術中心資訊科技部門的副主任Sam Quigley表示,其實一般人在網上觀賞後,會引發對藝術的激情,反而更想來博物館親眼目睹陳列的真品。

 

谷歌位於英國倫敦的專案辦公室有4名工作人員,在短短一年內把原來只有1,000件作品,雖然仍缺了像畢卡索等這樣偉大畫家的作品,因為得不到所有權者的允諾及授權,而無法公開讓大眾分享,但擴充到各大名家總共32千件數量龐大的作品,已是學界及博物館界中少見之舉。

 

除了公開網上藝術觀賞平台之外,谷歌同時也與地方學校進行合作計畫,希望這些珍貴的藝術資料庫能成為學校教學工具和素材。奧若拉大學(Aurora University)的合作研究學院計劃將引進谷歌線上藝術館為合作夥伴關係,成為該學院的數學和科學教育中心所經營的中學課後班和暑期班的課程內容。該學院的執行主任Sherry Eagle表示,科學和數學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學科,必須和人文結合,才能完整呈現,希望這項創舉成為跨領域教學的典範。

5/11/2012

由社會神經學對排行的研究評析教師加值評鑒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編撰

資料來源:2012 43,教育週刊

連結網址: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2/04/04/27quartz.h31.html?qs=how+and+why+rankings+matter

 

專門研究人腦如何調節、反應社會生活的「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近來在學界日漸熱門,目前該領域研究結果在教育上的運用,也讓許多教育者關注。

 

為了了解大腦對每個人的「社會排行」(social rank)的反應,到底是如過去所認為的,大腦的認知像一個孤島,不受外界影響?或者我們每日有意或無意從社會環境中接收到「地位階級線索」(status cues),也會影響看不見的事務,例如人的智力?

 

一群科學家們在德州休士頓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人類腦顯影實驗室做了一項實驗,找來70名的實驗者,在他們接受智力測驗時,一邊讓他們得知測驗結果排行,一邊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fMRI)來了解他們腦部的變化,結果發現地位階級線索」在形塑我們的認知表現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從實驗者身上,科學家們得知:排行的社會化行為,深深影響人腦的生理反應,特別是對主導情緒產生的腦杏仁核(amygdale)部位,不但造成壓力與引起焦慮,而且使得人腦負責解決問題的部位活動力減低,因而壓抑大腦的表現,雖然有些人會回復正常,但對某些群體,則會出現一蹶不振的情形,因此在智力表現上,平均減少了17分,大於標準差。因此結論就是:排行結果確會影響人的認知表現,特別是女性的認知表現,比男性更容易受排行結果的左右,與一般認為女性比男性對社會反應更為敏感的認知相符。

 

其他的研究者,例如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Claude Steel)也發現「刻板印象威脅」的負擔能産生焦慮和阻礙在許多任務上的表現。相當的研究已證實人類對於外界資訊,不論是客觀排行或社會刻板印象,都是非常敏感,而且會隨之反應。對人腦而言,正面的社會排行或階層改變,其效果相當於食物對動物,或者金錢對人類行為的激勵威力,但是負面的排行或印象,則會讓我們的學習及潛能走入偏差。

 

以上社會排行的研究成果,提供一個讓我們可以從實證分析的角度,來檢視應否以教師為他們的學生增加了多少標準測驗成績作為評量標準,即所謂的「加值評鑒」(value added)是否該實施爭辯的參考。基於以上的研究,我們不得不思考,在以學校為工作職場的環境中,如果我們以學生的標準測驗成績,來衡量教師的績效,這樣的排行結果,將怎麼影響教師在教室中的表現?目前還是女教師多於男教師的情況下,學校系統又怎能確保,怎麼負責任地、精細地、專業地運用教師排行,才會有正面導引效果,而不會導致教師焦慮、羞辱的反效果?以上兩個問題,恐怕是在正式實施「加值評鑒」前,應先研究釐清的重點。

 

 

美國校園安全問題再度引人關注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藍先茜綜合編撰

資料來源:2012 43,星島日報及電子學校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4/03/cell-phones-complicate-school-crisis-response/2/?

 

校園安全的重要性,不言可喻。4月初在北加州發生一起校園血案,7人死亡3人受傷,自然又引起大眾對校園安全的探討。

 

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撃事件之後,美國各大學對於校園安全更加重視,聯邦政府於2008814修正相關法令,要求各大學必須加強校園警急事件的通報、回應及疏散系統,提昇警示能力。校園內有任何緊急事件發生,透過警報系統,立即通達全校師生,在第一時間內進行疏散或找隱蔽處藏匿,讓危害減至最低。

 

根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目前大學校園內一旦接獲暴力事件通報,若可能危急全校師生,校方會立即啟用通報系統,發出電子郵件或簡訊通知全校師生。如果在校內某一地點有狀況,將配合警方與執法人員封鎖該地區。校方也會隨時進行後續動態更新,讓大家了解嫌犯的動向等。

 

另外對於校內教職員,美國大學也加強宣導,根據受訪的北嶺州大姚其川教授指出,校方會開闢相關講座,包括教授如何與學生相處、從學生的蛛絲馬跡中防範未然等。校方也會透過網路自動監測學生的電子郵件或是發文,一旦偵測到特定的字眼,就會主動約談學生。校內的學生中心也會提供防止暴力的文宣,並不定期舉辦校園安全的講習,讓學生多了解如何因應校園暴力事件。

 

從以上報導,可知科技的運用,可以快速傳播訊息,雖為校園安全帶來更多保障,不過萬一被錯誤使用,也可能是一場虛驚,當然也可能造成傷害。

 

上個月底,發一件與校園槍擊不同的事件,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一所高中校園,學生惡意使用手機簡訊,散播校園內藏有持槍人,造成學生跟家長恐慌,最後證實是鬧劇一場,雖然無人受傷,但同樣的讓人對校園安全再度關注。

 

目前學校對手機使用各有規定,有些規定只能在緊急及放學後使用,有些高中校園開放在下課時間以及午餐時間使用。教育界人士對於此類事件,建議應該教育學生,在發現異狀,包括特殊言行,或是未經查證的傳言,都應先行通知校方,由校方來作判斷,而不是一傳十,十傳百的自行發送簡訊給朋友或父母。

反向學習法的真義與疑義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藍先茜摘譯
資料來源2012326日,電子校園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3/26/flipped-learning-a-response-to-five-common-criticisms/

近兩年來,「反向學習法」(Flipped Learning method)受到各方的關注,有人認為是掀起教育革新的教學法,但也有人認為只不過是把枯燥的課程,換個地方搬到自家上課而已。反向學習法其實並不是新發明的教學法,早在90年代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馬佐(Eric Mazur)就已開始進行了,而其它教育家也早在更早以前就已在運用反向學習法的部份要領。

 

或許因為反向學習法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容易讓人混淆,如果只簡單的歸納為在家看老師的教學影片,課堂則作家庭作業的說法,當然很難杜絕眾人的疑慮,但如我們認真探就馬佐的作法,當會了解馬佐的「反向學習法」有其全面又嚴謹的實務經驗基礎。

 

馬佐教授的「反向學習法」源自於他多年的教學經驗,他發現有很多的學生能通過考試,但卻根本不了解他課堂上教授的基本觀念,因此他開始大量使用互動教學的技巧,要求學生事先研讀教材,並使用網路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並與學生溝通,從此他不再在課堂上「講」課,而是從以上的過程來了解學生需要他教導之處,回答學生的問題,並提出他的問題(Teaching by questioning, rather than by telling),再透過課堂上的同儕討論,讓學生得到即時回饋,馬佐表示:「這樣的作法,學生也許記不全很多數據資料,但是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理解了什麼,而要學生理解這些觀念,正是我的用意。」馬佐教授的一段影片(請點此video)告訴我們如何同時運用「反向學習法」與「同儕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如下:

 

1.      學生在家先觀看教學影片,仔細聽講,讀完指定的章節及琢磨思考相關問題。

2.      內容學習過程結束時,學生必須表達出學習到的內容、整理問題及困難之處。

3.      讓學生透過臉書類的工具提出自己的問題。

4.      教師上課前,蒐集每個學生發出的問題,將之分類,並針對學生疑問的部份作成課堂教材。教師不需要再重複教授學生已觀看過的教學內容。

5.      教師使用蘇格拉底教學法(指出疑點及問題,由學生合作討論及共同找出答案,解決問題),教師角色只在於從旁聆聽或適時加入與個人或小組的討論。

 

了解了馬佐教授的反向學習法架構,本文的兩位作者(Alan November Brian Mull) 一一解釋推特上許多教師的疑問,歸納成以下5大項:

 

1.      教師們反應,實施反向學習法後,教師的角色變得無足輕重。相反的是,教師扮演比過去的教學法更關鍵性的角色,事前得準備內容豐富的教學影片及可讓學生深入思考的內容,學生在家學習會產生比課堂學習還多的疑問,教師必須花更多的心血來思考在課堂上要問的問題,馬佐教授表示這是反向教學最困難,也是最關鍵的部份,能直接點出令學生困惑的關鍵所在,並運用他們在家學習的知識,對教師來說,是個挑戰。未來靠科技的協助,會有更聰明的軟體出現,幫上大忙,讓教師能更清楚的瞭解他的學生所有學習的狀況,如馬佐教授正開發的Learning Catalytics software 電腦軟體,就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應用問題,紀錄所有的回答並點出其他能與之討論的同學,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找出有困難的學生。

2.      期望學生在家能乖乖的看完枯燥的教學影片幾乎不可能,在課堂有老師同學的互動還多多少少可以學到一些。教學影片是否能引起興趣或覺得乏味,全在於教學技巧,影片製作時教學部份最好不要連續超過1個小時,建議以5分鐘、10分鐘為一個段落,中間可以穿插一些互動的節目,或和YouTube、臉書等社交網站連結,增加更多的趣味性。使用其他教師的影片或讓學生參與影片的製作,也是一個好方法,學生自行評估那一種教學方式和內容最適合他們,可以激起更濃厚的學習興致。當然,也可以穿插一些架構圖或文字內容混合其中,不見得全都是影片。

3.      有些地區大部分學生家裡都沒有網路連線,如何觀看老師的影片?的確,還是有很多家庭付不起網路連線的費用,但仍有許多替代方案可以解決。譬如學校的電腦在非上課時間開放給學生使用,或開發iPod或平板電腦等較便宜的機具租借給學生的方案,或與社區圖書館合作,為學生備妥適合上網學習的環境。再不然也可以將教學影片燒成DVD讓學生帶回家,用每家都可買得起的放映機來觀看。

4.      教師如何知道學生是否在家看完該看的影片?學生有沒有好好作家庭作業,一直以來都是老師頭痛的問題。但馬佐教授的反向學習法,要求學生在觀看影片學習時,隨時反映心得及疑問,等到課堂討論時,那些心不在焉好像與己無關的學生,毫無疑問就是在家學習時沒用功的學生,否則必然會心繫於自己或他人的疑問上。當然,這也有可能意味著學習影片太過於枯燥乏味,教師得進一步深思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5.      教師缺乏時間和經驗來製作個人的教學影片。這就要看學校的行政單位是否能發揮它的功能,結合具有電腦科技的專業人員來協助教師們,合作開發遠距教學課程。可採取責任分擔制,教師們互相協調,劃分好負責的領域,共同製作教學影片,也可以穿插取用市面上現成的教學影片,很多條路都行得通,不一定非要教師單槍匹馬一個人埋頭苦幹來製作教學影片。

 

教學上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讓思考看的見(make thinking visible)。歸根究底,反向學習法對教育最大的貢獻,就是讓教師能更深入的瞭解學生的思考及學習上遭遇的難題;教師便可從旁協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障礙,成功地學習。

5/10/2012

美國網路學音樂正盛行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編撰

資料來源:2012327,校園電子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3/27/music-lessons-going-digital-live-and-online/

 

人在芝加哥的吉他手,透過網路連線,插好電吉插頭,免去旅途奔波,就可以和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吉他老師上課。愈來愈多的人開始衷情於在網上學習音樂或樂器,靠一些類似Bandhappy.com網站從中媒介,和音樂老師或自己喜愛的知名音樂家連線,在螢幕上直接面對面的接受專家們的調教。

 

但這種網上一對一的音樂教學是否真能與現場實際音樂教學的效果相比?面對這波音樂教學的新趨勢,專家們也正在研究,企圖找出遠距教學用在音樂課程上的利弊得失。

 

以這名芝加哥吉他手為例,他本人原先也是抱持強烈懷疑態度,但上完第一節課後,就立刻迷上了這種新穎又便捷的教學方式。雖然如此,一些音樂教師團體還是強調這只能算是輔助教學,不能取代正統的音樂教學。前管絃樂器的指導者Michael Blakeslee,也是有13萬名會員的全美音樂協會副主席表示,手把手的指導及修正學生指法和姿勢是樂器教學最重要的一環,這點網上教學就沒法辦到。但Blakeslee 也不得不承認,網路上課不僅可以吸引更多人來學,而且可以超越地理限制建立自己的名氣,所以現代的教師必須要熟悉各類新式的教學工具,才能跟得上時代。

 

目前有350名音樂教師及數千名學生的Bandhappy.com網站是現年才28歲的Matt Halpern 今年一月創立的,他早在16歲時就開始教打鼓,由於樂團常到處旅行表演,他必須運用網路教學,於是使用各種電腦工具如Skype來傳送影片、用臉書作行銷、用線上付款機制收費、行事曆來安排課表等等來推行他的教學業務。他希望他的網站可以成為學習者與音老師找尋對方的平臺,不受時空限制,透過螢幕進行一對一的教學,老師們可以自訂價目,Bandhappy.com則從中抽成15%作為處理手續費。

 

除此之外,其他各類型的音樂教學網站也不乏可見,如eJamming.com網站可提供音樂家和世界各地的音樂迷同時在網上合作演奏的機會,Ustream.com可讓音樂家為粉絲在網上現場演奏,還有更多的網站販賣整套已事先錄好的音樂教室課程。這類網站的興起,除了讓這些音樂家有了更多賺錢的機會外,同時也讓有天份和才能的音樂學生向世界各地的新老師學習、體驗新的經驗。

研究指出家長對青春期小孩影響重點方向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編撰

資料來源:2012327,教育週刊

連結網址:http://blogs.edweek.org/edweek/parentsandthepublic/2012/03/parents_of_teens_you_can_still_influence_your_kids_about_school.html?qs=parents+of+teens

 

許多家長都感覺小孩到了青春期,自己已經越來越失去影響力,反而是孩子們的同儕更能影響他。不過,研究顯示父母跟師長在青少年參與學校活動方面,仍較同儕更具影響力。

 

根據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來自臺灣的王明德(Ming-Te Wang)博士發表的成果,顯示兩大訊息:一是父母對初中及高中階段的青少年仍有重要影響力,二是家長關心孩子教育的方式也要調整。除了參加家長教師會議、在學校當義工之外,更要多與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讓他們了解受教育的重要性。

 

王明德建議家長跟青少年多談談未來人生規劃,進一步幫助孩子選擇跟未來規劃相關課程,協助孩子達成目標。王明德強調,父母應該多關注在幫助孩子設定教育目標上。

 

另外這份研究也顯示,無論種族膚色,或是社經地位,父母跟師長在下列兩方面更具影響力:鼓勵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理解教育的價值。

 

這份研究的對象是在華府地區23所學校的1500名學生,以縱向調查(longitudinal data)方式在學生7年級、9年級及11年級時都進行訪談。主要調查下列四個面向:是否遵守校規、課外活動的參與、對學校認同感、及對教育的價值觀。同時也了解學生從父母、師長、同儕得到支援的程度,並參考學校成績等數據。

 

這份研究是由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及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贊助,研究成果刊登在最近一期「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中,更多校方新聞稿內容請詳閱密西根大學校報,網址如下:http://www.ns.umich.edu/new/releases/20283-teachers-parents-trump-peers-in-keeping-teens-engaged-in-school

探索頻道投入電子教科書市場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編撰

資料來源:2012323,電子校園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3/23/digital-textbooks-get-a-boost-with-new-offerings/

 

在繼蘋果電腦與出版商合作推出高中數學及科學教科書在電子書店(iBookstore)販售,正式跨足電子教科書市場後,著名的探索頻道集團的教育部門(Discovery Education)也宣布加入電子教科書戰場,發表了自家研發的高中自然科學及初中社會科學教科書等產品。

 

探索頻道教育部門的新產品稱為「科技書」(Techbooks),是以2010年該公司推出的幼稚園到8年級(K-8)的教學平台為基礎擴充而成,而其內容絕不只是紙本教科書的電子化而已,還包括影片、內含的評量測驗(embedded assessments)及其他網路產品具有的互動式特點。該公司特別強調,希望依循5E:參與(Engage)、探索(Explore)、解釋(Explain)、延伸(ExtendElaborate)及評量(Evaluate) 的學習環策略建構,打造一個提倡「探索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的平台,讓教科書變成是指引學習的大道,而不只是一頁頁的文字。

 

探索頻道的「科技書」運用了最新的雲端科技,因此學生可以從何地方上網,也可使用在各種載體,不管是蘋果的iPad、平版電腦、手機或者筆記型或桌上型電腦都一樣可以使用。而且所有的內容都是即時的,足以讓老師把現正發生的時事都融入課程中,並依照內含的測驗,評量每一學生的學習進展並建議適合各別學生程度的學習資源。而除課文外,也提供針對大班、小班或一對一等不同型式的教學策略,另外針對教師,也有線上的專業發展課程及諮詢,隨時提供專業協助。

 

在學生使用「科技書」之時,除了「閱讀」外,還要「互動」、「傾聽」及「分析」內容,等於在培養21世紀所需的重要技能;為了加強,「科技書」還具備了劃重點及作筆記等線上工具,而且更深及額外的課外資源,同時提高了高功能思考技巧的訓練。一名開始使用初中「科技書」的學區教學及評量主管表示,他們發現學生的問題解決及批評性思考能力真的進步了,而且在全國的標準學習成就測驗成績也的確改善,超過45%8年級學生在自然科學的成績都達到最優標準。

 

2012-13年高中學生推出的自然學科「科技書」將包括生物、化學、地球及太空科學、物理等科目,特點例如互動式術語表(interactive glossaries)、深度探索、實作及虛擬實驗室等;初中學生的社會科學「科技書」將包括美國歷史、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及文化等科目,特點有多媒體索引圖書庫、互動式地圖、一手文件及教案範本等。

探索頻道投入電子教科書市場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編撰

資料來源:2012323,電子校園報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2/03/23/digital-textbooks-get-a-boost-with-new-offerings/

 

在繼蘋果電腦與出版商合作推出高中數學及科學教科書在電子書店(iBookstore)販售,正式跨足電子教科書市場後,著名的探索頻道集團的教育部門(Discovery Education)也宣布加入電子教科書戰場,發表了自家研發的高中自然科學及初中社會科學教科書等產品。

 

探索頻道教育部門的新產品稱為「科技書」(Techbooks),是以2010年該公司推出的幼稚園到8年級(K-8)的教學平台為基礎擴充而成,而其內容絕不只是紙本教科書的電子化而已,還包括影片、內含的評量測驗(embedded assessments)及其他網路產品具有的互動式特點。該公司特別強調,希望依循5E:參與(Engage)、探索(Explore)、解釋(Explain)、延伸(ExtendElaborate)及評量(Evaluate) 的學習環策略建構,打造一個提倡「探索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的平台,讓教科書變成是指引學習的大道,而不只是一頁頁的文字。

 

探索頻道的「科技書」運用了最新的雲端科技,因此學生可以從何地方上網,也可使用在各種載體,不管是蘋果的iPad、平版電腦、手機或者筆記型或桌上型電腦都一樣可以使用。而且所有的內容都是即時的,足以讓老師把現正發生的時事都融入課程中,並依照內含的測驗,評量每一學生的學習進展並建議適合各別學生程度的學習資源。而除課文外,也提供針對大班、小班或一對一等不同型式的教學策略,另外針對教師,也有線上的專業發展課程及諮詢,隨時提供專業協助。

 

在學生使用「科技書」之時,除了「閱讀」外,還要「互動」、「傾聽」及「分析」內容,等於在培養21世紀所需的重要技能;為了加強,「科技書」還具備了劃重點及作筆記等線上工具,而且更深及額外的課外資源,同時提高了高功能思考技巧的訓練。一名開始使用初中「科技書」的學區教學及評量主管表示,他們發現學生的問題解決及批評性思考能力真的進步了,而且在全國的標準學習成就測驗成績也的確改善,超過45%8年級學生在自然科學的成績都達到最優標準。

 

2012-13年高中學生推出的自然學科「科技書」將包括生物、化學、地球及太空科學、物理等科目,特點例如互動式術語表(interactive glossaries)、深度探索、實作及虛擬實驗室等;初中學生的社會科學「科技書」將包括美國歷史、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及文化等科目,特點有多媒體索引圖書庫、互動式地圖、一手文件及教案範本等。

美國公私立大專院校財務走向分析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12126,美國審計處網站     

連結網址:http://www.gao.gov/products/GAO-12-179

 

根據美國國會審計處(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統計資料,19992009會計年度,美國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學費收入都呈現成長的趨勢。以扣除學校給學生的助學金後的學費淨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來計算,公立學校從16%爬升到22%,私立學校也從29%上升到40%。越來越依重學費收入來支撐學校財政的現象,也意味著州和地方政府能提供的教育經費,以及學校得到外界捐款的收入,都正逐年下降。

 

根據審計處審查過的4所大學資料顯示,無論公立或私立非營利的各類型大學從州和地方政府得到的教育專款近年來大幅縮水,下降幅度在6%到65%幅度之間,學校依賴的其他收入如捐款等,也一樣好不到哪兒,減低比率從13%到75%間。逼得學校不得不另闢財路,譬如多招收外州和外籍學生,爭取政府研究補助金或籌款等。

 

至於支出部份,公立或私立非營利學校教學所需的花費也逐年成長中,1999年至2009會計年度佔據學校整體開支的30%,為最大一筆開支。其中教學支出的70左右是教授的薪資和福利,雖然這段期間無論公立或私立大學都有許多變通的辦法,如改聘半職或非終身職的教授,但趨勢仍繼續成長中。除此之外,非教學支出,特別是研究、學生服務等項目,也是呈成長的趨勢。

 

學校財務收支失衡是個大問題,審計處負責學校的官員視察學校時,建議採用以收入來控管支出的策略,如行政管理集中、人事費用刪減、校舍暫緩興建、排課減少等策略,以量制衡,採保守運作,以解決當前的難題。

 

根據審計處近年來分析的教育資料顯示,50%公私立大學的新生平均在6年之中畢業,但依性別、族群、收入的不同,畢業率會有差別,譬如靠自己掙錢賺學費的學生就比靠家庭財務支援的學生,畢業率要低一些。當然,若要精準的計算畢業率,有它的限制,現今許多半工半讀或轉學的非傳統就學方式的學生,就很難計入,得依據學生就學目的和本身的各種狀況,以多種不同類型來分類歸納,才能準確的估算所有學生的畢業率。

 

被審計處審查過的學校會透過網路或出版品公布外界想知道的資訊,如每年所需學雜費、畢業率、就業率等。但就全國來說,比1%還少的學術單位被審計處查帳過,而且洩漏學校內部資訊是違背公私立和非營利學校的查帳規約。教育相關單位正設法逐步協助學校在網路上建立完整而正確的資訊,讓學生可以預估及比較未來的教育費用,也樹立學校在網路上傳播資訊時可供遵循的準則。

 

過去10年以來,尋求公私立非營利學術單位這類高等教育的學生數目增加了30%,而且90%的大學生都在以上類型的學校就讀。高等教育需求量增加,但昂貴的教育費用也讓家長負擔不起,為了減輕學費的負擔,教育部於2009-2010學年總共提供了1,330億美元的聯邦助學金給需要的人使用。同時為了讓這些公私立非營利大學更透明化和對社會大眾負責,審計處必須重新查核學校,依據當前的學校收入趨勢、支出趨勢、學生畢業率和學校公布的學雜費、畢業率、學生特性等一些重要的數據,結合聯邦相關教育法規、報告、教育統計和學校的收支等資料來進行查核,同時並安排與大學相關人員會談及訪視特定學校等作業,也會一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