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2006

歐盟高教改革以美國為師

歐洲各國的政治領袖、學術界及經濟學者都承認,其大學體系自成天地,與工商企業多不相往來、經費嚴重不足,而教職員及學生又普遍缺乏競爭意識,這些都是科技遲滯不前的主因,致使在國際競爭中失勢。歐盟科學及研究部長就坦言:與美國相比,我們遠遠在後。

這不是危言,數字會說話。據歐盟最近發表的報告,1901至1950年的50年裡,諾貝爾獎得主有73%來自歐洲,但1995至2004年的比率僅19%。為什麼短短數十年,情勢逆轉,1992年是分水嶺,美國通訊科技的大躍進,使歐洲瞠乎其後。在這一場資訊科技革新中,美國的頂尖大學如史丹佛、加大柏克萊及麻省理工學院都是推手,自此歐洲難以向背,越落越後。但曾經造就出牛頓、達爾文的歐洲高教學府為什麼不能承先啟後?到底怎麼失去了領軍的能力?

原因很多。首先是經費,歐洲每年用於高教的經費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比美國的 2.7%相去甚遠,更不能與日本的 3.2%比。這使得政府每個大學生的年經費,美國為$20,545,英國是$11,621,而德國更少僅為 $10,966。而且大眾的心態早就認定高教建立在公正、平等的基礎,因此像美國人願意花幾倍的錢擠進私立名校,在歐洲是異類。

其次,歐洲整體偏於社會主義,依律不能要學生多付學費。2003年英國允許大學向學生徵$5685的年費,引起了嚴重的抗議,政府只好讓步,大量豁免清貧學生。而德國的情形也不見好,去年一場訴訟判決大學可向學生徵收學費,但一年也僅區區$1290。財源有限使得大學的財政捉襟見肘,難以支應。

另外,學生多就近上大學,這固然比較省錢,但很難吸收到最好的學生及教授,缺乏競爭力,也感受不到壓力,影響所及大學多謹小慎微但求無過。

而且稅制對捐款助學者並無省稅優惠,致使畢業生沒有意願,也不覺有必要資助學校。至於像哈佛已是世界最富有的大學,其校友仍不懈籌款,唯恐母校財源不裕影響聲譽的努力,歐洲更是沒有這樣的文化。

美國駐歐盟大使,C. Boyden Gray一語道破,這些都是因為大學失去了競爭力。

歐盟科學及研究部長大聲疾呼,大學不能再停滯在學術象牙塔裡,一定要與滿足工商企業界的需求。歐盟理事會更提出以下具體建議:增加高教經費、高教機構需與企業界加強合作、凡授予學位之機構應允許其學生就讀歐盟25國所有的學校,其學校教職員也鼓勵交互任職,學術交流以增競爭力。另外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師,建立高教學府,至於地點及經費將進一步研議。

歐洲極少數與企業界有合作關係、著名的德國汽車工程學院(The Institute for Automotive Engineering),已宣佈將擴大與AUDI及福特車廠的研究與實驗,並於去年開啟校友網絡,首戰報捷募集了900萬歐元,看來以經濟觀點著眼的改革已悄悄展開。自治、競爭的機制使得美國高等學府鼓勵革新、能夠適應形勢變化,做出靈活反應,以適應社會需求變化,歐盟教改以此為師,但成效恐怕還要看政治環境的配合。(周立平摘要;05.16.2006/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