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06

科技協助教師鎖定學生的學習需求

軟體系統的使用提高了美國中學生測驗分數

如同一般的老師,某些美國的中學老師在每堂數學課的最後都會問學生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懂不懂?但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老師堅信他們採用的方法可以知道學生的回答是不是真的。現在他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問,要求每個學生馬上將答案打入電腦傳給老師,在短短的數秒之內,課堂上的銀幕就顯示出學生回答對錯的人數,老師則可根據結果決定是否有必要再次講解剛剛上過的內容。

TI-Navigator這種互動式教學的科技,有時也稱 “個別反應法”,如今在全美國各地的數學課堂上已逐漸普遍,不但立即提供老師們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並使老師了解個別學生對於學習數學概念的掌握度,進而針對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進行調整。

1990年初開始,這種由德州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研發,搭配TI-Navigator技術的科學繪圖計算機,已是數學課中的教學設備之一。根據德州儀器公司的高層估計,這項技術已被全國近一萬五千學區中的兩千三百所學校所採用,專家指出,其他的公司也陸續研發了類似的科技。

這種教學方法成效顯著。自從俄亥俄州Canton市開始在大多數來自勞動階級的學區內的中學數學課上使用這項技術,其學區內六、七、八年級的學生在全州數學能力測驗中,原本低於全州標準的學校均進步了兩倍以上,鼓勵了該市的官員繼續在其他學區中陸續增加該技術的使用。

快速反應學習成效

教育學家不斷的辯論計算機和科技在數學課中所扮演的角色。雖然批評家抱怨學校尤其在低年級階段時提倡使用這些工具,犧牲了學生培養基本的紙筆計算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Canton市的教師們仍堅信這種科技設備加強了學生的能力。

學區在2004-05年引進了TI-Navigator以及繪圖計算機的目的是為了要改變數學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們不要過於依賴教科書,並且更專注於重要的數理觀念之教學。

其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希望能更經常地測驗學生的能力,不見得只單由期末的評量測驗去評分,而寧願以持續不斷的小測驗和應用習題去幫助老師確定學生是否真的達到學習的效果。這種小型的測驗有時稱為”構成評量”,也是近年來美國教育學家漸感興趣的一種幫助學生提高測驗分數的學習方法。

檢驗學習進展

這種教學系統體積小而輕便,並可供學生選用單一個別的登入帳號,方便老師在進行隨堂測驗時了解學生的個別學習狀況,同時不會在所有學生面前暴露個別的身分,也不會造成學生之間惡性競爭的比較心態。

在課堂上講解時,老師可以學生的錯誤作答案例,投影舉例,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講解,隨時檢驗學生的個別狀況,視情況加以進行個別輔導,以達學習成效。

這項科技產品價格並不便宜,每台價格在70140美元不等,學生在課堂上每人必備一台,校方曾憂心器材將有遺失或失竊的可能,但目前為至尚未有這樣的情形發生,校方表示,同儕間的壓力促使學生們生不希望失去使用這項設備的機會。

昂貴的努力目標

Canton市獲得兩項美國教育部二十五萬美金以及十一萬美金的補助款,以購買這些設備並建立這項教學系統,但這些經費仍不足維持系統長期的運作與維修,德州儀器公司則免費提供學校所有的軟體升級服務。

對學校而言,籌措發展這項教學系統的經費十分困難,但德州工業公司則協助一些學區學校尋找公立及私人的補助基金。

使用過這項系統的教師認為這項科技設備並不難學習使用,即使沒有經常使用科技的經驗或天份的人都可輕易的駕輕就熟。(教育週刊,11/15/2006洛杉磯文化組林瑜娟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