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06

美國社會,成人為主體

 

最近Rutgers 大學一篇美國婚姻情況專案研究顯示,人類壽命的延長、晚婚、遲育以及無子化的現象,已使過去幾十年來以一直以孩子為中心之美國社會,漸漸轉變為以成人為核心結構了。

該報告是就文化及社會觀點以美國人口普查為資料,分析研究而成。主持人Barbara Dafoe Whitehead 女士表示,由數據顯示,與上一世紀相比,夫妻與子女構成的兩代家庭已不再是社會的核心。晚婚使得生育延後,又因為壽命增長,空巢期越來越長,使得美國成年人的一生中,生養育兒期比例相對縮短,當然也不再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內容。1970年,73.6%2529歲婦女,至少有一個孩子在家,30 年後比例下滑到48.7%。同年齡的男性,有孩子的比率也由1970 57.3% 跌到2000年的28.8%90年代,結婚的夫妻及孩子是社會典型的家庭,但現在則是單身及沒孩子組成的家庭佔社會多數。沒有生育的四十歲婦女,19761/102004 年是1/5

Whitehead 女士表示,多數的美國人並不排斥有孩子,但成人對為人父母的冷淡態度恐怕會進一步助長這樣的氣氛,生兒育女的傳統文化也不再受重視。影響所及,有孩子的家庭,社會及政治地位也不免江河日下了。

事實上,這種社會結構的變遷已明顯的反映在傳媒電視界,勞力市場的定位也跟著調整。德州休士頓大學教授William Douglas 在其專書「電視家庭」(Television Families : Is Something Wrong in Suburbia?)中有深刻的探討,他分析現有電視節目生態後表明,孩童不再是社會的主要成員,電視節目製作也不再以他們為中心。而就業市場比以往更重視成年人力資源,電視內容描述工作、專業生涯的越來越多,很明顯是以成年人為主力之訴求對象。

社會學家當然密切關注社會的變化,但這是不是個警訊呢?至少現在還不是。Brookings Institution孩童及家庭研究中心的學者Isabel Sawhill 表示,少子化使社會更重視成人是可能的,但這就必然不利於孩童嗎?數量不是癥結所在,社會對他們如何培育?投資多少?才是關鍵。(周立平摘要;7.12.2006/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