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學教育界掀「回歸基本」熱潮
美國學界都認同數學教學以「學生學得真正的數學」為目的,但因無標準教材,幾經爭論、研究及改革,對「如何」達到目的,始終沒有定論。
1989年「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出版「數學課程與評估標準」,強調知識由學童主動創造發明,應於其既有基礎上整合架構,非被動吸收,倡導學習為社會化過程,學生應經小組研習、分享而習得知識,而身處資訊時代,科技之應用宜早。這種重視自我發展,「建構」知識而納為己用之論確有說服力,當時備受追捧,逾40州都據此編寫教本。
但實施後,學童表現反每況愈下。大學抱怨新生數學技能下滑,國際競賽屢屢殿後、工商界不滿員工素質,家長憂心孩子教育,警訊連連,專家與關心者漸意識到,「建構」式學習陳義過高,其教學法,非小班則窒礙難行,而教學核心在鋪陳問題,老師只觀察協助,不能主動告知,許多「開放性」問題,難求統一答案,須經小組冗長討論、發現後解決,學生常須行文解釋作答之理,數學成了寫作無關計算。重科技,貶動手、動筆之計算練習,8x4也得按機計算,剝奪了處理問題的能力,破壞了數學概念基礎與完整性,遠不及傳統教學,連貫有序、教材明確、強調練習所培養的精準思考方式。
改革之議於焉再熾,各界實驗很多。三年前波士頓北郊Garfield小學,以國際數學競賽奪冠的新加坡模式為師,明定熟練整數加減法、整數除法、九九乘法表等指標,重視計算練習、強化學生計算能力,結果這3/4都來自移民家庭的學校在州考中大放異彩,效法者不少。最近再接再厲在四年級開設心算課。
「不讓任一孩子落後」教改的嚴苛要求助長了改革聲勢。 NCTM由80位教師、歷經18個月研討於近日發表了數學教學重點,加重了九九乘法及除法等傳統教學。報告中並逐級列出:二年級嫻熟整數加減,四年級會整數乘除並知分數,五年級多位分數加減,六年級知分數乘除,七、八年級會解代數方程式等明確指標。
與該會89年綱要相比,師法新加坡教學模式非常明顯。其主席Francis Fennell直認無諱,並表示熟識數字及基本演算能力至關重要。有人對其順勢「回歸基本」不以為然,認為重記憶、過度練習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看來派別爭論難停,只希望經不斷辯正,終能找到兼容並蓄的平衡點,否則數學教育成犧牲品,學生的數學能力也一併陪葬了。(華爾街日報,09/12/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