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06

幼兒早熟問題有待正視

父母往往覺得孩子長得太快,但是很少人準備去面對這個問題。

許多兒童過早出現青春期的性徵。醫生擔心,兒童早熟危險性的增高,是由於某些日益普遍的藥物、化妝品、環境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導致乳房的發育、陰毛以及其他青春期症狀的出現。

最常見的兒童早熟現象的爆發,都可追蹤到某種藥物的不當使用。麻州醫藥大學Michael Dedekian的研究發現,有一個父親從網路商店購買一種可用以美容及增強性能力的皮膚藥膏,結果他讀幼稚園的女兒和兒子透過正常的肌膚接觸,吸收了藥物中所含有的睪丸酮素,相繼長出陰毛,陰部也開始變大。男孩子甚至還出現了侵略性行為。由於皮膚對性荷爾蒙的吸收力強,加上他們的作用不易衰退,它們的作用強大。像睪丸酮素及雌激素技術上可以說就是類固醇,因為它們都是膽固醇提煉出來的。

1998年,有四個年幼的非洲裔美國女孩,因為使用了含有雌激素及胎盤素的洗髮精,引起胸部過早發育,停用洗髮精以後,早熟的現象也消失了。1994年,英國有一個下水道的水被塑膠工廠排放出的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品污染,造成雄性魚變雌性魚。1980年代,美國年代,美國佛羅里達州也曾因DDT的使用而使當地鱷魚「雌性化」。因此,環保專家也關心化學物質對兒童早熟的影響。

1996年美國國會曾要求環保署三年內提出內分泌干擾物篩選計畫,但因委員會中工業界代表的阻撓,迄未實現。環保署預定2007年推出篩選計畫,但因經費問題及缺乏可靠實驗室施測,前景並不樂觀。(紐約時報,2006/10/17,洛杉磯文化組張水金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