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07

非洲教育微露曙光

非洲馬利首都Bamako新設的「H小學」,教室的木百葉窗還沒全裝上,就已人滿為患。校長Makamba Keito 原估計1-6年級至多420個學生,但9月一開放註冊,僅臨近爆滿學校轉學來的就是預估數的兩倍。經家長再三懇求,勉為其難的又增了幾十個名額,最終容納了887個學生,他跟向隅家長道歉:祇能這樣了,請另找學校,每位老師已有126個學生,沒辦法再多了。

這就是非洲國家的教育現況:學校到處擠破頭。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2004年,非洲2200萬新生如洪濤般湧進教室,註冊率狂飆18%,增幅冠全球。學齡兒童註冊入學比率逾60%,尚不包括14歲才入小學的大批超齡學生。

過去5年,肯亞等六國實施免費基礎教育,入學數大幅躍升。馬利每年平均新建1-6年級的教室667間,增聘1-9年級老師1962位。肯亞在2003年取消學費後,從未上過學的150萬孩子蜂湧到校﹔加納2005年宣佈同樣措施,小學入學率提高14%﹔尼日每年招募2500名教師,19992003年間小學入學率成長61%。2006年加彭政府招募840名中小學教師…等都是使人鼓舞的好消息。

如此欣欣向榮的教育景象,難怪聯合國「全球就學狀況年度報告」的主編Nicholas Burnettn不禁讚譽:氣象真是煥然一新。到底緣何有這樣積極、可喜的轉變?

根據20009月,聯合國通過的「千禧年宣言」,開發富國同意提供資源改善非洲教育,再加上當地經濟持續增長、世界銀行等機構的慷慨解囊並積極在教育領域發揮作用,非洲各國紛紛斥巨資辦理基礎教育,以滿足家長對教育日殷的需求。

兒童受教狀況顯然已有改觀,但仍前路迢迢。撒哈拉沙漠以南之區,44%的居民不滿15歲,全球居冠。上億的非洲兒童失學,而很多地區貧困人口仍在增長。「千禧年宣言」誓於2015實現"人人享有6年教育"之目標,以今之各國投資,每年要增加9倍經費才有可能。世界銀行表示,有些國家因貧窮、殖民餘毒、愛滋肆虐、學校不敷使用等後遺症,就是能入小學,中輟者將不止40%。而全球有8億以上的文盲,逾半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區域,恐怕再50年這些地區離目標仍遠。有人表示,教育體系尚未做好安置數百萬新生的準備、缺乏教師和教材、平均1:44師生之比及僅9年的師資教育,就算能完成六年教育,素質堪虞,恐怕也起不了大用。但更多人實事求是,引據多種報告證明,受過教育者常較能保護自己,減少愛滋病毒的感染,從政治角度看,教育註冊率較高之國,相對穩定。這些都是窮國翻身的不二法門,在量上持續普及,再談質的改善才有實際意義。

對各國政府,這無疑是最崇高、最有成就感但也無比艱鉅的任務。百廢待舉、千頭萬緒,許多家長顯然等不及政府的按部就班,開始積極自辦學校,用土塊建校舍、招募師資。過去幾年,這樣的民辦社區學校成長比公校快。有的由政府資助部分經費,不足者由家長補足。38歲農夫Lessina Bagayoko自願當學校財務主管,每月挨家挨戶,向家長收取$1支付教師薪資。很多人以自種的番茄、黃瓜、茄子或木炭償付。如此困境,有的沒有教科書、缺粉筆黑板,但家長決心克服萬難,決不放棄給子女一個他們從未有過,創造未來的機遇,即使它只是一燭之光。(紐約時報,12/30/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