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學生輟學的原因:美國25年的研究回顧
美國加州正面臨學生輟學危機,大約有1/4的9年級學生無法獲得高中畢業證書。研究認為要解決此危機,必須要先瞭解學生輟學的原因。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教育學院的加州輟學研究計畫(California Dropout Research Project),近期發表研究成果,題目為「找出學生輟學的原因:美國25年的研究回顧」(Why Students Drop Out of School: A Review of 25 Years of Research)。
研究者認為,小學與中學當中的多元因素影響學生的態度、行為與表現。為了進一步分析學生輟學的潛在原因,研究者回顧了美國近25年有關輟學的203篇研究,以得出高中輟學的顯著預測指標。研究結果將影響學生高中輟學或畢業的因素區分為兩個面向,其一是學生個人特徵(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其二是家庭、學校與社區特徵(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首先,預測高中輟學或畢業的學生個人特徵指標可分為四個面向:(1)教育表現(Educational Performance):小學學業成績越佳,高中輟學機率越低,是最重要指標之一;學前教育(幼稚園)可幫助學生適應小學,有效提高其高中畢業率;轉學與留級經驗會提高學生高中輟學率;(2)行為(Behaviors):學生主動參與學業、社交活動的程度,與其他特殊行為,例如:曠課、藥物濫用、飲酒、未婚生子、不當交友等,與高中輟學之間高度相關;其次,部分研究發現學生每週工讀20小時以上,有較高的高中輟學率;(3)態度(Attitudes):學生對於自我教育期望與輟學率之間有負相關;(4)背景(Background):男性較女性有較高的輟學率;非裔、拉丁裔、原住民相較於亞裔、白人有較高的輟學率;移民第二代較第一代有較低的輟學率;英語能力較高的移民有較低的輟學率;接受學前教育與未來學校適應,以及青少年與成人正向行為有高相關性。
家庭、學校與社區特徵與高中輟學或畢業的關係討論如下:
(1)家庭(Families):影響高中生輟學的家庭因素可以區分為三個面向,家庭結構(Family Structure):學生與父母共同居住有較低的輟學率,較高的畢業率;其次,家庭結構的變化(例如:病痛、死亡、離婚、外人進入等)會提高學生的輟學率;家庭資源(Family Resources):家庭資源較高(父母教育程度高、職業地位高、家庭收入高)的學生,有較低的輟學率;家庭活動(Family Practices):父母的教育期望較高、重視、溝通孩童的學校生活、認識孩童朋友的父母,會降低學生的輟學率。
(2)學校(Schools):影響高中生輟學的學校因素可以區分為四個面向,學生的組成結構(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 Body)、學校資源(Resources)、結構特徵(Structural Features)、政策與實踐(Policies and Practices)。研究發現學校規模與學生輟學與畢業率之間沒有顯著相關。天主教高中有較高的畢業率,不過天主教或其他私立高中,轉學率相當高。部分研究發現學校資源對於學生輟學與畢業率有顯著影響。幼稚園到小學3年級之間,若能實行小班教學(15人以下),對於學生的高中畢業率有高度影響力。學校政策與實踐層面對於學生具有影響力,當學校有強烈的學術氣氛,學生的輟學率較低。當學校的紀律感較低,學生的輟學率會提高。
(3)社區(Communities):社區對於學生的青少年人格發展相當重要,社區的人口特徵與學生高中輟學率相關,居住在高收入社區的學生,其學習成就較高,因為高收入社區能夠提供較多的社區資源與正面楷模角色。不過相關研究對於貧民區與高中輟學或畢業的關係發現並不一致。
研究者對於上述研究發現的討論如下:(1)學生輟學的原因是多元的,不能以單一因素解釋;(2)輟學的原因不只來自學校,學生的校外活動與行為,例如:犯罪,也會影響其輟學的動機;(3)輟學是長時間的過程累積導致,而非單一事件,許多長期研究發現幼稚園與小學的表現指標很重要,例如:小學的學業成就與社交行為;(4)學生的背景、脈絡很重要,研究發現輟學與家庭、學校、社區密不可分。同時,家庭、學校與社區的支持關係與物質資源一樣重要。
研究者對於降低高中輟學率的教育政策建議如下:(1)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的早期介入;(2)學前教育(幼稚園)的品質評鑑;(3)落實小學低年級的小班教學;(4)提供輟學高危險群高中學生輔導活動。
本研究全文可於加州輟學研究計畫網站下載閱讀:http://www.lmri.ucsb.edu/dropouts/。
資料來源:
資料提供: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