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2010

創造力危機:研究發現美國有創造力衰退現象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資料來源:2010710日,新聞週刊

 

1958年,美國有一個8歲的小學生名叫Ted Schwarzrock進入了「陶倫斯孩童實驗計畫(Torrance kids)」,這是一個有接近400個孩童的團體,這些孩童都完成了一系列的創造力測驗,該測驗是由著名心理學家E. Paul Torrance所設計。Schwarzrock仍然清楚記得當時心理學家提出的問題與任務,例如:要他想像如何改造玩具,使其更加有趣。Schwarzrock被心理學家評為具有「不同的視覺觀點」與「具有整合多元要素並使其產生意義的能力」。

事實上,所謂的創造力(Creativity),並不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構思出原創與實用方法的能力。在創造力測驗當中,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而創造力,其實是擴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想出許多獨特的主意)與聚斂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將這些獨特的主意結合成最佳解決方案)的綜合運用。

經過了50年,心理學家繼續追蹤這群「陶倫斯孩童」在各領域的發展。陶倫斯測驗(Torrance's tasks)已經被視為創造力評量的最佳標準,更驚人的是,陶倫斯創造力指標能夠有效預測成年後的成就。那些充滿創意的孩童,後來成為了企業家、大學校長、作家、醫生、軟體工程師等。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授Jonathan Plucker近期重新分析了陶倫斯的樣本資料,結果發現如果分別以孩童時期的創造力與智商,用之於預測終生的成就表現,創造力的結果準確度比智商高3倍。

陶倫斯測驗,就像是智商測驗一樣,由一位心理學家針對受測者進行90分鐘的測驗。不過,智商(IQ)與創造力商數(CQ)的重要差異是,智商有一種特殊現象,那就是當每一世代的孩童,其平均智商若增加10分,那麼較高智商的環境將使得該世代的孩童更加聰明。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創造力有相反的趨勢產生,美國人的創造力商數正在逐漸衰減中。

威廉瑪莉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30萬名曾接受陶倫斯測驗的資料,發現在1990年以前,美國人的平均創造力商數呈現穩定的成長。不過在1990年之後,美國人的平均創造力商數便逐漸下滑。特別是幼稚園與小學生的創造力下降的特別顯著。創造力的下降不容忽視,因為創造力被視為美國的競爭力來源,舉凡墨西哥灣漏油、中東地區的和平、健康保險等問題,都需要支持創造力的環境來提出解決方案。

研究指出美國創造力下降的可能因素有,孩童花費過多時間看電視與打電玩,以及學校缺乏創造力發展的環境。目前世界各國均重視發展創造力,例如,英國的中學課程開始重視創意激發,歐盟將2009年視為創造與創新年(The European Year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中國也有一連串的教育改革以支持問題解決取向的學習。然而,研究指出美國教育近年重視標準課程與測驗。美國教師也反應課程已無空間加入創造力訓練。研究人員指出過去認為創造力無法透過教學習得,應是錯誤的迷思,教導學生發現知識的歷程,可以有效啟發創造力。

有關創造力的教學,近期最重要的領域便是神經科學。神經科學發現,當人們嚐試解決問題,首先會找尋腦內既有的解答,此時大多運用左腦。假如沒有發現答案,那麼左右腦便同時運作,開始尋找未曾思考過的現象與解答。在一瞬間,左右腦會共同合作,將雜亂的思緒整合為一新點子。接下來大腦會評估新點子是否可行。因此,創造力的可貴之處便在於即時的反應,將多元的思考合一,結合新資訊與舊知識。

不過,創造力可以學習嗎?根據新墨西哥大學神經科學家Rex Jung的研究指出,人們若努力練習創造力活動,將幫助大腦的創造力網絡更快速。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喬志亞大學以及台灣的政治大學的研究團隊,都提出創造力訓練具有效果的結論,換言之創造力是可以被教學的。成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的共同特徵便是能夠激發擴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進而產生高品質的聚斂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這無法在一次活動當中獲得,必須透過每天在學校或工作中的訓練,幫助大腦功能轉換。

因此,對於中小學而言,若能針對不同年級設計創造力訓練課程,將很有幫助,例如:學校教師領導五年級的學生共同構思減少圖書館噪音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計畫。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小組,首先進行事實探索(fact finding),接下來問題發現(problem finding),第三,創意構思(idea finding),第四則是解決方法(solution finding)。第五則是實際行動(action)。在這種過程中,學生將經驗到擴散思維與聚斂思維的轉換,獲得獨創性與實用性的想法,自然習得五年級應有的能力:瞭解聲波、計算與有效寫作。

研究也發現,在早期兒童階段,進入幼稚園,並且玩角色扮演遊戲的孩童,其創造力較高,並且能發展從不同角度分析情境的能力。在中期兒童階段,孩童會創造自己異想的世界,甚至創造自己的語言。這樣的行為對於未來的創造力發展有益。事實上,孩童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便具有創造思考的能力,不過這樣的轉變並非容易,學校若灌輸太多複雜資訊給孩童,將造成大腦過度負荷。研究發現,高創造力的孩童,若有高支持性的教師,能容忍不同答案、好奇心,通常會有較佳的成長。反之,則較容易表現不佳、輟學等。

前述的陶倫斯創造力兒童Ted Schwarzrock30歲時也遇到掙扎,他的父母強迫他進入醫學院,不過他並不快樂。不過,後來Ted找到他的方式,他結合自己的創造力和醫學專業,創造新的醫療科技,如今Schwarzrock已成為成功人士,他成立3家醫療用品公司,並且在健康照護有創新發現。他提到:「小時候並不覺得創造力有用,但如今,我知道創造力對我的發展的意義。」

創造力在美國社會總是受到重視,但卻很少真正被理解。在美國創造力商數降低的同時,美國應面對的問題是,如何運用科學方法以增進對創造力概念與習得方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