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2010

美教育週刊評論:評鑒應重視教學品質更勝於教師品質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1098,教育週刊

 

正當國內討論教師評鑑,教育團體呼籲教育部建立完善的教師評鑑、教師分級等制度之際,不約而同的,教師評鑑及教學績效的議題,也在美國引起許多的爭論,特別是在如今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之時,特別受到矚目。

不過,美國教育週刊日前一篇評論指出,過去30年美國的教育改革著重學校效能,過度重視效能與評鑑指標的結果,便是損及中小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之彈性。過度強調特定的教學規範與流程,則將使中小學教學更形僵化。評論進一步指出,聯邦政府的有教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一直以來模糊了對於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的概念。

評論認為績效責任的真正意義,指的應是教師將教室當中的工作、教學、與學生學習視為自我的責任。不過,在有教無類法案下,績效責任似乎被曲解為無止盡的「考試」、「檢討」、「進步」。雖然績效責任制度有許多優點,不過美國教育界忽略了績效責任的缺點與適當的平衡機制。政府過度嚴格控制學校的教學,將忽略孩童是透過多元方式進行學習的本質。

評論認為,美國已經逐漸走向,教師只重視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忽略「如何(how)」進行教學的教師本質。當然知識內容本身很重要,但是教師並非於完美情境下教學,忽略「如何」有效傳遞知識給學生將帶來負面結果。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不斷嘗試多元方式的歷程。評論認為,假如教師要讓學生的生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那麼教師的任務應是建立績效責任在「如何教學」上。

此外,什麼樣(what)的知識內容也引起很多辯論,例如:知識標準是什麼?有鑑別力的評量為何?什麼樣的課程合理?什麼樣的資料應被分析?顯而易見的是,過度重視內容、標準、評量,將繼續擴大這些隱匿在指標當中的學校缺失,亦即:不將教學視為一種流動的藝術,並且非可具體量化的指標。

在有教無類法案下,美國教師忽視如何(how)教學與學習的問題,轉而聚焦在評量、再評量每一所學校應達的年度進步指標。這些指標包括:標準測驗分數、學生人口趨勢變遷、班級學生數、學生就業數、貧窮學生數、弱勢學生數等等。至於教學的努力程度等無法被量化的部分,則不得到足夠獎勵。

儘管歐巴馬政府已經努力增加聯邦政府對於K-12教育的預算,不過教育的實際改變還是需要地方學區與學校重視教學,並將教學視為一種教育實踐,非而統計數字。學校行政應該做的,是對教師提供有效的支持,並且提供有建設性、全面性的引導,幫助每一位教師知道如何教學、並讓學生融入學習。

從美國教育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過度強調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會讓教育走向不健康的平衡。更重要的問題是,教師如何(how)教學,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引導學生等。事實上,目前教育的相關研究已經找出很多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只是目前美國教育不重視有效能的教學對於學習成就的影響。

本評論主筆、前佛羅里達州杜瓦郡總監魏斯(Joseph Wise)最後強調,教育者的責任必須確保教學品質,而強效教學包括有效溝通及內容的傳遞,因而身為專業的教師必須平衡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與如何(how)教學與學習這兩項課題,美國教育界並應將爭議的焦點從教師的品質(teacher quality),轉向如何增進教學的品質(teaching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