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10

海外遊學經驗如何幫助就業?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資料來源:20101017,高等教育紀事報

 

雖然全球化的趨勢難以抵擋,但是對於許多人事主管來說,求職者是否曾經遊學海外,是否曾經一個人雲遊四海做獨立研究,仍然不是是否錄取的主要考量因素。許多公司在審核履歷表時,通常只把海外遊學(Study Abroad)當作附加價值,重要性比課外活動還低。

 

過去任職於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就業與國際教育中心副院長的麥莎麗博士(Cheryl Matherly),目前已轉任塔爾薩大學的全球教育學院副院長,她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遊學海外的學子不知道如何將這段珍貴的國際經驗,轉化為語言或是文字,讓雇主了解其難能可貴的價值。

 

除了業界對於海外遊學經驗不重視,其實在大學校園內也有同樣的盲點。大學內部的海外遊學辦公室職員不了解海外研究或是衍伸出來的就業價值,他們只專精於如何招收學生到海外遊學,但是學生歸國之後的後續支援卻付之闕如。

 

「價值不在於這段深入海外的生活」,麥莎麗表示,「而是你在海外這段經驗,所學得如何在跨文化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必須懂得如何將這段經驗轉化為職場所需要的技能,又如何表達讓雇主知道你就是那塊璞玉。」

 

麥莎麗認為應該要將海外遊學跟就業建立起溝通管道,例如邀請就業輔導專家在海外遊學手冊中,撰寫如何在海外找工作的專文;校內各科系員工也應參加相關講座增加認知。

 

她本人曾在1996年申請得到美國富爾布萊特獎學金,到海外進行短期研究,當時她是整個15人團體中,唯一一個來自就業輔導體系的人員。去年她在塔爾薩大學的同事也參加同一個計畫,從事就業輔導的大專院校人員已經佔整個團體的一半;這就可一窺這十多年來的變化。

 

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推動這類型輔助,海外文化體驗公司(Cultural Experiences Abroad) 已經開始在義大利翡冷翠跟法國巴黎試辦這類課程。內容包括:遊學前的資料閱讀、與就業輔導人員的網路會議、以及遊記撰寫等。

 

同樣認同海外遊學對就業有相當重要性的密西根大學,每年舉辦多次研討會,比如如何將海外經驗應用於全球健康與環保等主題;喬治亞理工學院則有將近半數的學生,曾有海外實習經驗,校方更協助學生踏入國際企業。

 

90年代就開始致力於推動海外遊學與未來就業結合的麥莎麗博士,提出幾個積極有效的方式:一是大學校園內將海外遊學辦公室跟就業輔導室共同主辦研討會,有助於互相了解跟彼此學習。二是準備書面資料幫助學生尋找實習或工作機會。三是引導學生將海外經驗轉化為尋找工作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