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10

美國教育改革六大趨勢的觀察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資料來源:20101022UCLA IDEA WebsiteThe Washington Post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教育學院下設之民主、教育、入學進路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Democracy, Education, and Access, IDEA),近期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一篇文章,內容是UCLA教育學院教授Mike Rose對於近期美國學校改革的反思,並提出六項有關近期美國學校改革的趨勢觀察。

 

首先,Rose教授的第一項觀察是,他建議學校改革政策制訂者應該減少華而不實的政策論述。此一建議的脈絡是,目前美國學校改革之核心人物,經常提出過多流於口號式的學校改革論述。Rose教授認為,真正為孩子的利益著想,政府官員應採取較為中性的語言,避免攻擊性的語言。因為事實上,許多教師、人員,都正為了學校改革而努力。而過於激進的言論將傷害現場教師的信心。例如近期美國媒體經常指責公立學校,認為公立學校是失敗且充滿危機的,不過,當類似的語言,危機、失敗,一再出現在媒體中,便失去了其最初的激勵效果,因為過多關於公立學校的負面訊息,將摧毀民眾對於公立學校的信心,進而減少其補助與各種捐款,將使公立學校的進步更困難。

 

其次,第二項觀察是,有關解聘教職員的問題。美國目前部分學區對於表現不佳學校的做法是,解聘大多數的教職員,以招聘新人。但是從美國教育改革的歷史發展觀之,這樣的做法流於短視,因為即使是表現最差的學區,也有很好的教師與行政人員,他們的能力與對在地的瞭解是學校革新的基礎。

 

Rose教授的第三項觀察是,應小心學校改革的「大型論述(Big Idea)」,例如有效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便是其中之一,最近期的論述則是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大型政策論述的問題是,學校教育的問題並非單一的成因所致,需要多種解藥多重介入,而非單一大型政策可徹底解決。事實上,大型論述的發源是來自科學對於學習與教學的量化解釋,以有教無類法案為例,政府持續的提出技術性的政策措施,卻沒有去反省思考測驗與績效責任系統的誤用與可能問題。例如將教學行為、品質、與學生學業成就進行線性連結,但卻忽略學校教學本身便是一組錯綜複雜的脈絡。

 

第四項觀察是,Rose教授認為現今的學校改革都過度重視組織結構、測驗、與績效,雖然這些也很重要,但對改革而言並不足夠。雖然標準化的測驗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但是卻不能顯示問題的全貌。同樣的,教師效能的測量可以告訴我們教師的特徵與現況,但也無法全面瞭解課程發展、班級經營等更加細緻的脈絡。Rose教授認為,在美國學校改革的脈絡中,教學是被忽略的重要項目。

 

Rose教授的第五項觀察是,目前美國學校改革普遍不重視有經驗的教師,在學校改革的相關文件中,也很少關注或引述過去重要的西方傳統教育思想,例如:柏拉圖(Plato)、曼恩(Horace Mann)等。對於學習的觀點,學校改革則過度強調科技,忽略過去便已存在的智性教育思維。Rose教授以自己的經驗為例,認為年輕人投入教職工作十分值得鼓勵,但也提到自己做為新手教師如何從資深教師獲益的經驗。

 

第六項觀察是,Rose教授認為,低社經背景的孩童並不必然會獲得低學業成就。學校改革必須要正視貧窮對於孩童在學校生活的影響,但不應標籤化低社經背景學生,以避免學校對這些學生可能的「較低期望」。Rose教授以自身為例,其出生貧窮,並且有很多接觸低社經背景學生的機會,他認為貧困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所有層面,也會影響孩童的教育資源,當一個貧困的孩童在餐桌上閱讀過時的課本,可能他的同學正在自己的房間內獲得一對一的家教。教育能夠影響學生的心理、生理、與認知發展,因此學校改革需要正視貧窮問題。特別目前美國正面臨財富差距加大的挑戰。近期,美國華盛頓特區的部分學校開始供應貧窮背景學生晚餐,正是學校面對貧富差距加大可以進行的教育改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