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07

認知學習理論之探討影響教學

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為被灌輸對象的學理在美國已勢微。流行而起的是學術界稱為「認知學習」的理論,建構教學法即是其實踐。這種強調學習者是知識增長之主体,教師只是建構其知識的輔導者,實效與理論的理想性一直相距甚遠,故而如何將它付諸實際教學,怎樣累積學生的知識?一直是探討與研究的焦點,教育部也不落人後,於2002年啟動「認知與學生學習」專案(Cogni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CASL),投入$4100萬資助45項研究,參與的高等學府達數十所。

教育部教育研究國家中心主任Lynn Okagaki女士開宗言明,過去30年,認知科學關於人類如何思考、處理資訊、最終內化為自我新知之學習討論汗牛充棟,但至今仍多為清談,怎麼化理論為實際,應用在課堂的教學是不可迴避的目的。

研究範疇囊括:設計人工智慧的導讀助學系統、認知學習與自我掌控的相互影響、考試對學習的影響、貧困地區學童的教學、學習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等。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心理系、CASL專案教授Harold E. Pashler分析首批面世的報告指出,記憶力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是探討之主題。

由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心理教授Henry L. Roediger主導之研究,讓大學生讀科學性的短文,分兩階段測試所學。第一段分學生為兩組,第一組以1至3次、答問題的小考測試其讀後心得,第二組不考但讓學生重讀文章。第一階段完成五分鐘後,兩組都需參加考試。立即結果顯示,第二組理解程度較佳,但一星期後,小考組對教材的掌握度勝過二讀組。他表示,這或可證明以記憶力為主的考試事實上增強了記憶力。其組員也發現,題問式的考核比是非、選擇題更具學習效果,這點與其他的研究一致:能用自我的語文表達自我的了解,才是真正納為己用、長存的知識。

Pashler教授及其團隊在授課後,先予聽課學生次日、一星期、一個月等不同間隔期之考核,然後一年後再予測試。結果,月組的學生所能記憶之內容是另兩組的三倍。他表示,學習的多寡或許受考核間隔期的影響,若要學生五年後仍記得的教材,可能應有一年期的學習與考試,而學後立即考,因臨陣磨槍成績可能很好,但若就此束之高閣,五年後將忘得一乾二淨。他認為,這對字彙、概念及定義之學習尤其重要,應會影響教學法及教科書之設計。他的理論將進一步於聖地牙哥區高中試驗。

由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anet Metcalfe領軍、以南布朗士貧困區、瀕臨失敗的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利用電腦軟體字彙教學並重覆練習,是另一實驗方向。結果顯示,學生字彙的認識比以黑板、螢光紙為輔的效果好四倍。實驗於大學生成效也一樣。有人擔憂,學生如果猜錯電腦上的答案,會不會傷害其心理?Metcalfe表示不足為慮,犯錯是人性,最重要的是電腦最終導以正確的答案,因此一次就答對與幾經猜測才對的學習效果並無差別。其實用人工智慧輔助學習70年代即有,如今試圖以此輔助人類之記憶是一個新的應用方向。

著名的James S. McDonnell基金會主席表示,上述結果顯示認知理論的研究已達頂峰,針對人類記憶與學習的研究代表著新的領域,其理念將引發新學習工具的研發。(教育周刊,08/30/2006,洛杉磯文化組周立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