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2011

反虎媽之道的芬蘭教育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資料來源:2011411,時代周刊

 

近幾年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主辦的全球性學生評量──國際學生評量計畫 (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芬蘭在幾個項目都名列前茅,芬蘭儼然被視為全球教育界崛起的新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以最近一次的成果為例,2009年芬蘭在科學得到全球第2名,數學排名第3,閱讀能力排名第2。而美國在閱讀能力得到第15名,這個成績僅接近參加國家的平均值。

 

目前真正可與芬蘭相抗衡的,只有南韓跟新加坡。不過這兩個亞洲國家的教育方式,讓人回想起前蘇聯時代的奧林匹克競賽,也與最近備受注目的華裔美教授蔡美兒(Amy Chua)新書「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相似,過度的管教似乎也不為現代社會所喜好。

 

這也說明為何世界各國紛紛派團前往芬蘭取經。各國的教育專家驚奇的發現,在亞洲的不變教育模式,就是延長學習時間,白天上不夠,晚上繼續學,可是在芬蘭,學生的上課時數卻比美國還短。OECDPISA主持人薛萊恰(Andreas Schleicher)表示,「這套模式確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除了上課時數短,連家庭作業也不多。一位芬蘭的學校輔導人員圖瑞(Katja Tuori)指出,「一天一小時的家庭作業,就足以造就一名好學生。」同時他們也認為,這樣學生才有時間享受課業之外的生活。

 

芬蘭學校當然也有規定與要求,如在課堂內不可以使用iPod等電子器材,也不可以在室內戴帽子等。但是除此之外,除非打人等嚴重行為會受到處罰,也就沒有其他規定了。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在發送短訊,老師會給予責備的眼神。學生很快就會把電話收起來。圖瑞說,類似上述的快速果斷處理,就是給予學生一種處罰。

 

不過芬蘭教育成功的核心因素,總結還是在優秀的師資。美國的教育,就像是一個商業製程模式,老師只是傳遞訊息執行製作成品,但是在芬蘭,老師就是標準。

 

這樣崇高的社會地位,也說明為什麼在芬蘭許多年輕人嚮往成為老師。2008年有1,258位大學畢業生,申請進入長達5年的小學教師培訓課程,結果只有123位,也就是9.8%的錄取率。而每一位芬蘭的中小學教師,都必須有碩士學位。教師的平均年薪4萬到6萬美元不等,每年工作日數為190天。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教育系系主任拉凡內(Jari Lavonen)表示,「這5年的師資培訓所費不貲,但是這樣紮實的訓練,也讓教師們受到社會的尊敬」。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培養物理教師的麥才克教授(Dan MacIsaac)曾在芬蘭停留觀察了兩個月,他指出,「芬蘭的師資培訓給予老師完整的教育,但是美國對待老師就像是披薩外賣員,只在乎他們如何快速有效的送貨。」

 

不過芬蘭的教育早於60年代初期,在小學教育之後,也是按照前段及後段不同程度分別進入兩種體系。到了1968年,改革開始摒棄雙軌制,傾向偏好單一制度。到了80年代,芬蘭人體會到不能再依照聰明程度來區分,才完全停止上述「能力分班」的體系,90年代開始,開始由督學(inspectors)來監管每年的學校管理計畫,自此也就開始呈現目前的教育型態。

 

芬蘭的社會是建立在平等(equity)的原則之上。在東亞國家,學生們要跟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競爭,如果成績稍差,很可能就要進入補習班加強輔導。但是在芬蘭,看重的不是誰的表現比誰好,而是大家均等(average),不過,所謂的均等的意思是期望高於水準的均等。

 

這個原則也造就了現今芬蘭的教育成就。2006年的PISA結果,芬蘭成績最差的學生,分數高於OECD平均成績最差學生群體的80%;但同年,成績最好的芬蘭學生,只比OECD平均成績最好學生群體高了50%,芬蘭平等原則,使得他們重視的是提升底層學生的平均表現,自然也對拉高整體表現有重大深遠的影響。

 

也許芬蘭的某些教育政策,可以輸出國外,不過芬蘭的教育成功經驗,卻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國家。以泰國為例,該國也遠道取經,同時也開始仿效芬蘭的作法,不過當學生成績表現不佳時,家長會馬上聘請私人家教,這種作法在芬蘭不會發生,顯然芬蘭經驗在亞洲的泰國是難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