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2010

教師工會是否阻礙學校革新?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10217,電子校園報

 

電影「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中,有一個場景是教師讀報、看錶,無視教室失去秩序。另一個場景則是,教師工會的領導人正在發表反對學校革新的演說。電影探討的是有關學生學業成就、教師素質、以及教育評量之間的關係,試圖去解釋為什麼美國在國際教育成就測驗落後其他工業國家的原因。不過,不同於其他人對於美國公立教育問題的看法,電影中直指教師工會可能是阻礙學校革新的因素。

去年,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e)的Terry MoeJohn Chubb兩位研究員發表名為「解放學習:科技、政治與美國教育未來(Liberating Learning: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Education)」的著作,書中探索未來透過網路學習,而對整體教育系統產生革命性改變的可能性,這本書認為教師工會正在阻礙此項革新的可能性。另外,其他批評教師工會的聲音是,認為工會不願意參與「教育卓越計畫」(Race to the Top)。該項計畫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補助計畫,目的為獎勵學校透過學業成就資料分析,改進教學與教師薪資。批判教師工會的言論認為教師工會掌握太多的政治權力,阻礙重要改革以求自我保護。

不過,這些對於教師工會的指控都是正確的嗎?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Paul Heckman教授指出,教師不只是教育改革的行動者,同時也是教育批判的承受者。學生的學習成功,應該與學校的整體結構相關,不應視為教師單一的責任。教育改革應該將教育視為一個整體,應提出的問題是:學校如何支持、鼓勵高品質的教學。Heckman教授指出,美國教師很少有機會與其他教師互動,交流教學的挫折與成功經驗。因此,美國學生在國際教育測驗的不良表現,應視為系統性的問題。

批評教師工會的聲浪還包括,工會支持教師終身俸,拒絕透過教師效能評鑑決定薪資標準。教師工會則認為,教師品質的定義並不能全然經由學生的表現來決定,因為教育成果經常超出教師所能控制。學生的學業成就,不只取決於學校或教室經驗,學生的家庭生活與社經地位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因為孩童隨時都在學習。據統計,美國518歲的學生只有13%的時間待在學校,另有54%的時間屬於校外經驗,也因此不同背景的學生,校外時間的學習機會不同,也是學習成就差異的要因。這也是教師工會不願意將教師評鑑與學生成就表現連結的重要因素。美國教師工會(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AFT)的主席Randi Weingarten表示,教育改革應是全面化的,學校也應提供更好的教師發展與評鑑模式,在全球知識經濟背景下,過度強調標準測驗成果,並不代表學生能夠成功獲得能力。他進一步表示,幫助學校進步,確保高品質教學,提升學業成就,需要更廣泛性的改革策略,而不是僅僅淘汰「壞老師」可得,教師評鑑也不能只依賴學業成就量化資料,應定期由專家、同儕、校長進行教師評鑑,才是提升整體學校品質的方式。

目前美國各州教師工會對於「教育卓越計畫」的態度是,紐約州和加州教師工會反對政府將學生學業成就與教師表現和薪資連結。以加州為例,目前加州政府正試圖簽署法案,提高加州獲得教育競賽獎勵的機會,該法案將增強家長和學校行政人員在低學業成就表現學校的權力,包含解僱教師的權力。而目前,加州教師工會(California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正在推動反對簽署聯邦「教育卓越計畫」。

不過,除了紐約和加州,也有許多州的教師工會支持聯邦「教育卓越計畫」,例如羅德島的教師工會即支持州政府使用學生成長作為評量教師與校長效能的依據,教師評鑑的結果也將作為教師契約更新的參考。佛羅里達州大多數的地方教育局與教師工會,簽署支持聯邦教育競賽的備忘錄。

史丹佛大學教育學院Larry Cuban教授指出,丹佛的教師薪資系統(Professional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簡稱ProComp),可以作為學校系統和教師工會之間的良好合作案例。ProComp嘗試連結教師薪資與學區的教學目標,在2009年春天,有365位教師因為學生學業成就的成長獲得獎勵。丹佛的標準是,當班上一半以上的學生達到全州的前55%,教師就可以獲得獎勵。在過去四年間,丹佛學生的學習成果成長率均為全州之冠。

不過,Cuban也指出,政治與教育領導者不能將公立教育的錯誤全怪到教師身上,責難教師並無法換得學生的學習成長。教師需要激勵與支持,學校改革支持者不應當無止盡的怪罪教師工會與少數不適任教師,學校改革應該重新聚焦在支持教師成長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