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2010

科學研究顯示:接觸大自然有益學習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0524,科學日報

 

根據日前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辦的美國微生物學會第110次會議中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接觸自然環境中的一種特別細菌,有助抗壓並可促進學習效果。

研究人員馬休斯(Dorothy Matthews)表示:一種廣布於自然界,人類在接觸土壞的戶外活動中很可能會吸入或吞入的一種非致病菌,稱為牝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 ),具有以上所稱的功效。

之前對牝牛分枝桿菌所作的研究顯示,把這種受熱即死亡的菌種注入老鼠體內,結果增進了腦部部份神經元(neurons)的生長,增加血清張力素 (serotonin)比例,而且減低焦慮感。

馬休斯說明:「血清張力素在學習上扮演一定份量的角色,因此我們開始猜想牝牛分枝桿菌是否有助老鼠的學習。」

馬休斯與合作伙伴簡克斯(Susan Jenks)開始餵食老鼠活的牝牛分枝桿菌,再測量他們走迷宮的速度,並與對照組作比較。結果真的發現,經餵食的老鼠,通過迷宮的速度是對照組的兩倍快,而且表現出較少的焦慮行為。研究人員接著實驗暫停餵食的影響,結果發現控制組的老鼠過迷宮的速度慢了許多,但是平均而言仍比對照組的老鼠快。

三週之後,再對控制組老鼠進行迷宮測驗,結果發現仍比對照組老鼠速度快,但是差別不再明顯,這表示效果是暫時性的。

馬休斯認為,血清張力素可能對哺乳類動物的焦慮與學習扮演相當的角色,因此在學校的學習環境中,包含可以在牝牛分枝桿菌存在的戶外活動的時間,就可以減低焦慮並增進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是很有趣而且合理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