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1

科學研究發現:語言發展早自嬰兒期即開始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資料來源:201116UCSD電子報

 

據最新的研究指出,嬰兒雖還未能開口說話,其實就已經能夠理解成人說話的大部分意思,而且嬰兒的腦部處理這些語言的結構與所需時間與大人相同,更有甚者,科學家們發現,嬰兒不僅把語言當成聲音處理,還能理解其意。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醫學院放射學的教授哈勤(Eric Halgren)、社會學院認知科學教授艾爾曼(Jeff Elman)和神經科學及多重掃描實驗室的崔維斯(Katherine E. Travis3位教授及一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力在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大腦皮質期刊」(Cerebral Cortex)發表研究論文指出,嬰兒使用與成年人相同的大腦機制,來解讀聽到的話語,並從大腦中的意義資料庫,擷取其含意,這個資料庫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更新,直到成年時為止。

 

先前許多人認為嬰兒使用與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大腦機制來學習語言,學習開始啟動後才能漸漸的與成年人的認知過程相符合。但想找出人腦中那一區塊是負責語言發展,卻一直找不出證據來顯示,在發展中人腦的那一區域負責處理語言的。

 

人腦額顳部布洛卡區(Broca's) 和威尼克區(Wernicke's)兩區的病變,會引起成年人的語言障礙的問題早已為人類所知,但在幼兒期,這種病變幾乎不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合理的解釋就是人腦右半球和額葉區,為最初的關鍵語言區,成年人使用的典型語言區則為語言經驗累積後,才成為主要區域。另一個可能就是嬰兒腦部的可塑性非常強,如果左額葉區受損,腦部其他地區會取代原有的語言學習任務。

 

研究腦部缺失發現的另外一項發現,就是語言系統可以透過對腦部皮質層刺激的反應找出。為了確定是否嬰兒與成年人使用相同功能網絡來處理語言系統,研究人員利用腦磁波儀(MEG)和磁核共振(MRI)來記錄1218個月大的嬰兒的腦部活動成像的過程。實驗中發現嬰兒能夠檢測語音和圖像之間的不匹配或不調和,與成人大腦左額顳部地區處理詞義回應區相同。

 

研究顯示成人用於理解語意的神經元功能早在嬰兒期初次學習語言時即已具備完全,並不是開始學習語言後才有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研究結果將對今後的研究甚有助益,例如嬰兒在尚未開口說話前,就能利用腦部影像來檢測是否有語言理解的障礙,對語言障礙或自閉症的早期篩檢診斷有非常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