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11

美國專欄作家給畢業生的另類期許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1530,紐約時報

 

過去一兩個星期,美國大學紛紛請了許多各行各業的知名人士在畢業典禮發表演說,22歲的青春時期是許多人用盡千金萬金也想換回的年齡,學校請來的名人,多是為畢業生加油打氣,激勵他們追求夢想,找尋自我,十足的美國個人主義表現。

 

不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卻有不同見解,他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一代的年青人,在出校園前是受到前無古人,歷史上少見程度的精心呵護,但在畢業時面臨的也是史無前例的殘酷現實,聯邦政府巨額赤字、糟糕透頂的失業率,因此我們應該要先教他們學會作出犠牲及承諾才能成功,只對他們談追求夢想,成就人生,只是高調。

 

這一兩年的美國畢業生,會比早他們早畢業的前輩結婚更晚、買房子更晚,成功的也會更晚,面對多元化的工作場所及生活方式,可能要花上10年的時間,不斷更換工作,才能找到對的位置,因此布魯克斯認為,這一代的年青人想要成功,應該先體認到的是:大多數的人並不是計劃好自己,然後去追求人生;事實上,大部份的人都是因為面臨到問題,然後逐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的價值及目標。

 

踏出校園後,等待你的是問題,因此追求夢想前,先要解決問題,才能提昇自己;遇到難對付的老闆,要先學會應付的技巧,遇到從沒想到的工作,要能夠先接受機會的挑戰,要先求生存,然後才能求發展。

 

許多演講者鼓勵年青人追求快樂幸福,但放諸四海,世界上偉大的人物,看看他們的傳記,都是歷經痛苦與磨難後,才能找到自己,沒有人是舒舒服服地享受,所以要追求的是傑出與出類拔萃。

 

還有許多演講者要畢業生追求獨立心靈,勇於表現內在自我,但想作好一件工作,往往要先約束自我,講求團隊精神,例如當好醫生的必要條件是服從職業紀律,依循已訂的步驟,因此布魯克斯說:畢業生們應該把自我忘掉,人生的目標不是找到自我,而是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