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012

研究顯示:貸款及獎學金生回饋母校意願低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藍先茜摘譯

資料來源:2012228,高等教育內幕

連結網址:http://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2/02/28/study-loan-and-scholarship-recipients-give-less-alma-mater

 

根據「高等教育內幕」(Inside Higher Ed)日前揭露的一則有趣的研究顯示:曾經靠貸款完成大學學業的校友,回饋捐贈母校意願低,而且,在就學期間曾獲得校內獎學金資助的校友,回饋母校的捐贈金額,竟然比未獲得獎學金的校友少。

這份由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出版、歷時15年完成的研究,證實了許多校友募款承辦人員的長期感覺。米爾及羅山(Jonathan Meer and Harvey S. Rosen)兩位經濟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校友們在每個月開支票繳付學生貸款之際,並無餘力支持母校,但就算繳清貸款,也仍然不願意回饋。專家認為,不願付出肇因於擺脫貸款是一個永遠揮之不去的煩惱(annoyance effect),而這個效應正是阻礙校友捐贈的一大因素。

隨著近年美國大學學費飆漲,學生所背負的貸款,一年比一年多,這項研究結果的發現,讓許多仰賴校友捐款的大學失望至極。根據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統計,2009-2010學年度,公立大學每名平均貸款金額22,000美元,這比10年之前多了2,200元。私立大學的差距更大,平均貸款28,100美元,比10年前增加5,500

被研究的學校在1993年至2005年間共有14,400名畢業生;該校從2001年停止提供貸款,開始根據學生財務需求提供獎助金,仍感不足的學生,可從外界辦理貸款,但實際上只有很少的人有此需求。研究成果並未揭露這個研究的數據是依據哪一所私立大學的追蹤統計,但據猜可能是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同時分析校內打工是否有影響學生意願,不過結果顯示,影響似乎不大。

令人驚訝的是,在校領取獎學金的畢業校友,對母校貢獻的頻率或許不亞於未領取獎學金的校友,甚至還更常些,但是在金額方面卻明顯較少得多;不過領取大筆獎學金者,對母校的回饋,顯然比獎學金較少者有更多實質捐贈。

另外在收入方面,雖然這份研究沒有直接資料,但是從大學主修、目前居住地區、以及其他因素分析,並估計這群畢業生可能收入金額,結果顯示,當年在校獲得獎助金者,畢業後收入不見得比其他人低。

研究認為,由於償還貸款造成的收入短少,以及貸款帶來的惱人效應 (annoyance effect),綜合造成許多曾經貸款的畢業校友不願捐贈的主因。這對於想要爭取更多校友捐贈的大學院校,是一必須突破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