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學習挑戰多
全球性學習以因應全球化競爭是美國大學的共識及努力目標,學生也認定國外進修是提升全球視野、培養國際競爭力的不二良方。熱衷互動,大學的海外學習專案日多,學生跨國學習更蔚然成風。以波士頓大學為例,在17個國家有60個學習專案,1500人參與,是大學部總數的35%,比5年前22%成長很多。但單熱情擁抱遠遠不夠,成功的海外經驗是校方、學生及境外合作者精益求精、精誠合作的完美結合。要達到如此境界,環環相扣,每個階段都是挑戰。
首當其衝的是經濟的考量。對大多數學校而言,有足夠的收入才能談成長、成功,因此學生註冊數是計畫存續的關鍵。學校自會竭盡所能節約,比如請航空公司低價贊助、邀請其他學校合辦,但一般最少要有5個學生才能收支相抵。新案上路學校會盡心扶持、希望它能自給自足,但若長期招生不足只有忍痛割愛。印地安那州Bloomington校區就因此中止在巴黎的美非藝術課程。波士頓大學在莫斯科的課程,多年來卓有聲譽,但因學生漸失興趣,不得不取消。學校表示,收支失衡,勢將影響學習品質,何必茍延殘喘?所以學校會全力招生,但若敗相難挽,也會立即壯士斷腕。
品質是另一個考核重點。越來越多的學生嚮往海外學習,學校自是全力配合,但絕不會因而犧牲品質。舉凡境外的師資、設備、學術水準及註冊前往學生素質都嚴格把關。多設有專責之品管機制,逐步評鑑,並即時建議,甚至派員赴海外實地視察或陪讀駐守。未達本國學習標準,否認學分或割捨者並不少見。波士頓大學在德國開設的工科課程,前往學生必須有足夠的德語能力,當地受聘的教授也要求精通英、德雙語。如何在美式與駐地教育方式取得平衡也很重要,如果一切如在國內,出國就失去了真正意義。
學術品質之外,擴展人文視野及文化溝通也是成功學習要素。入境問俗,融入當地生活與專業進修同樣重要。為避免學生失敗的經驗,學校都有完整而嚴格的篩選與訓練制度,所有程序及要求,也都巨細無遺的陳列於學校之網站。遴選學生時多一一面試,除必修學分、成績不得低於B、論文寫作、自傳等學業要求外,對個性、適應環境及駐地語文能力等也一再考核。一經錄取,校方將進一步咨詢服務,學生抵目地後,多安排入住當地家庭,除課業研讀,更須參加社區活動、志工服務等,盡一切管道融入當地社會,務求達到全方位的通識學習。
學校不及配合學生之需,或為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允學生參加校外計畫者日益普遍,因此必須慎選合作伙伴。印地安納州大有80個以上的海外進修計劃,其它機構辦理者過半,1500個跨國進修的學生,有350個選擇校外經手專案,波士頓大學1500海外進修學生中也有200個參加校外計畫。因對主導權之尊重,學校常不過度干預,對學生的掌握也鬆懈許多。僅管開放的策略衍生許多困難,學校無不積極謀取對策。波士頓大學聘有專人負責考核,並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印地安納州大審理所有校外計畫,包括師資、課程內容、學術水準、甚至實地勘查,未經同意者不允學生註冊。凡審核通過的校外計畫,學校當局多認可其學分。
海外學習及生活經驗越來越具吸引力,尤其選擇到非英語系、文化與本國差異很大地區的學生越來越多,挑戰也將日益嚴苛,不論經費、實際經營都很難由單一機構獨立完成,因此僅管學術界多自重,也只有放棄倔傲,認同成功不必在我、學術無界,而採取合作。大學海外教育主管都表示,合作知易行難,但卻是不得不為,屆時挑戰勢將更多。(國際教育學者,08/2006,洛杉磯經文處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