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爭奪戰,美國不再獨霸?
美國教育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彙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及多所機構統計資料,近期發表「移動中的學生: 美國國際學生前景」(Students on the Move: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報告,指出美國仍是國際學生的首選,但其增長,在美、英、德、法、日及澳洲等主要留學國中卻殿後。1999至2004-2005學年度,僅增加17%,而英、澳洲、德則分別成長了29%、42%及46%,與法國81%、日本108%更不能比。與媒體近年留學生人數比率下降之報導相印證。顯然,二戰後即執牛耳的盛況受到挑戰,難道在新一代留學生心目中,美國首選的地位有所動搖?值得關切。
論其肇因,輿論都怪罪9•11。由於部分劫機者以學生簽證入境,美國針制定了「外國學生及交換學者資訊追蹤系統」(SEVIS),對留學生嚴加審查、追蹤,去年又增加了按指紋。簽證程式的複雜及曠日持久,好一個「難」字,使眾多申請人失去耐心,「棄」美另擇他國。尤其是回教國家學生簽證的發放更為嚴格,政策影響所及,使原有意來美者備感刁難,不願自取其辱,放棄初衷。因而回教國家、中、印等留美大國,學生都大幅下降。
這當然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強烈反彈,一再申訴不利大學財政收入及其正常運作,更影響美國科學及知識的領先地位。「基督教箴言報」就直言政府自設障礙,輸掉爭取國際學生的競爭。9•11已遠,加上政策的改善,來美的留學生已見回春,但何以成長仍落後它國?
專家認為,主要是國際教育市場競爭對赴美留學產生影響。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當今國際學生交流受到空前重視,已成為國際問題,各國無不卯力競爭」。的確,有些國家甚至制定了有關留學生教育的規劃和目標。日本為發展與鄰國關係,向亞洲國家學生展開「學者外交」,歐盟國家為鼓勵外國學生,甚至友善修改其移民法規。澳洲由政府大力協助,每年舉行全球高峰會議,廣邀國內外專家學者,打造其國際教育地位並吸引留學生,成效卓著,留學生連10年呈雙位成長,現有20萬國際學生,僅去年就帶來逾75億的收益、為國家收入第三大來源。連英國也靠招收留學生平衡其嚴重的財政問題。
教育委員會表示,美國有4000所大學、世界20所頂級大學中佔17所,數量、品質均領先,短期內仍居「牛首」地位。英國有260所、加拿大85所、澳洲38所大學,顯然都難望其項背,若談到教育品質,很多人更是認為就是有些麻煩也值得。澳洲成長飛快,但這兩年已遇瓶頸可見端倪。當然,美國大學學費及生活費之不斷上漲也可能令人怯步,因而很多國家或以較短學制、或較低費用也能吸引眾多的國際學生。
但對多數出國進修者,教育品質是不能妥協的,美國仍將吸引世界最聰明的頭腦,而留學生帶來高達120億的經濟收入更不容小看,種種因素已使「簽證難」日顯冰消雪融,留學生會繼續成長。但國際教育市場的激烈競爭,使留學地多元化,美國受影響是自然的。
力挽狂瀾的努力已展開。教育界積極參與全球性教育組織,各大學也主動到海外生,去年就有14個高等學府組團以「美國教育說明會」巡展方式到訪東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及上海等地。很顯然,已急起直追爭取國際學生,只是澳洲、英、法、德等都有國家機制為推手,美國則是靠學術機構的單打獨鬥。(高等教育紀事報,10/27/2006,洛杉磯經文處文化組周立平摘要)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