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教育風險日增
去年7月,以色列轟炸黎巴嫩首府貝魯特,外國人無不千方百計逃離火線,當地的美國留學生也焦慮的等待救援。經營全球風險危機處理、位於美國費城的「國際救援中心」(International SOS)運籌帷幄萬里之外,派出了專車將75名受保的學生安全撤離。這一事件赤裸裸的顯示了「世界級」教育、安全的複雜挑戰。
首先,全球化的浪潮排山倒海,席捲至個人。美國在2002年底,正式把國際教育列入教育優先政策,跨文化的體驗和學習日盛,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捨傳統,選擇到相對不安全的地區,中東連連硝煙,貧困落後的肯亞、坦桑尼亞、蓋亞那、甚至古巴,都受學子的熱烈擁抱,勇於前進。正因為如此,海外學子的安全成為重大問題。不但有交通事故、身體疾病、運動傷害、性侵害、非法用藥、酒醉鬧事、因文化差異引發的衝突等個人事件,更無可避免的升級到群體切身安全的處理。
種種的安全問題因學生數急遽增加、留學國的分布日廣而變化萬千,鞭長莫及、難以預測又包羅萬象,有在非洲染患瘧疾、泰國路況不佳導致死亡、學生被綁架勒索、留學國發生戰事、未經校方許可的個人遊學緊急事故等等都超出學校當局的行政範圍。怎麼處理成為當務之急,不但學校有新的政策導向,也因權責涉及法律訴訟、保險業理賠等引發的變化,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縱橫左右又跨越國界,已成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大學應對的策略很多。首先多由內部著手:詳細記錄並追蹤出國學生及教職員之資料、加強危機處理訓練、嚴格篩選身心成熟、健康記錄佳者、出國前包羅當地文化、社會、危機事發之處理、適當行為等內容廣泛之講習並集印成冊、全面調查外國合作者及駐地家庭之背景、詳述保險範圍及急救措施、隨行教職員以有經驗者優先、明定權責並嚴加考核;除學校置備的保險政策外,也要求學生購買個人健康險,更與法界及保險業者合作商議、確定保責、減少爭議..等等,定期檢討以上相關程序並予以更新,即使校方盡力而為,也難免掛一漏萬,有的人不願受制約,硬是獨自成行,其安全更使人憂心忡忡。
有的學校反其道,大舉縮小規劃或乾脆委託外辦。Eastern Michigan 大學基於多重考量,不但將50個留學地減少,也縮短海外就讀的時限,而有學生1200的Thiel學院不再自辦,將有意境外學習者轉介由其它機構接手。
海外學生安全問題對保險及國際風險處理業界的影響更是明顯。「國際救援中心」學術事務主任表示,9.11改變了一切,安全成為首要顧慮。2001年前,該公司的大學客戶不過2,3所,現在已擴至逾百,而且每年更有20至30所新增者,哈佛、普林斯頓、達茅斯等名校都在列。提供危機緊急撤離服務的Medex也表示,大學是其業務成長最迅速的領域,過去五年成長了75%,現與453所大學有合約。專營綁架、勒贖保險業務的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也坦承,過去兩年的保金漲了6倍,而且上調之勢不止。
業務成長如此之速,主要是受保的對象,由教職員擴及到每一個註冊的學生。大學都承認僅管所費不貲,但確有必要。它們多謹言慎行不予張揚,甚至對受保的師生都秘而不宣,惟恐助長不軌之圖。業者當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國際救援中心」在美國國務院及大使館介入前就已將學生安全救出,看在花大錢學校的眼裡,還是欣慰的,畢業生命是無價的,誰也不敢冒大不諱,讓自己的學生經歷鐵達尼沉船般的可怕際遇。
既然國際化學習成為必需,就阻止不了學生把全球當作教室的腳步,那麼其安全之風險也是覆蓋全球的,其處理的全面化、專業化及商業化是必然的趨勢。(高等教育紀事報,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