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憂心科研發展
上個月,德國分別有一名物理學家、一名化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與其說傳承、只言喚醒該國之優良科學傳統更精確;不是不欣慰只是更感歎。1901至1931年間,德國培養了15名化學及10名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居世之冠。但自1984年,同樣的領域,美國研究機構培育的諾貝爾獎桂冠是德國的10倍。
這個曾經給世界創造出阿司匹林、火箭科學、量子物理學、柴油機等耳熟能詳發明的科學王國,輝煌真的一去不回?商界領袖及經濟學家都警告,僅管現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其發展正落後於其他競爭者。為什麼?
德國研究機構 German Primate Centre的主管Stefan Treue 表示,納粹打著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的理論發動二次大戰。戰後,出於對精英統治的恐懼,平等主義理念深入人心,德國的大學更強調平等,而非個人表現。評論家表示,為平庸之才爭取機會是美好的教育理念,但並不表示應排擠精英之培育。人們可能忘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培養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除此之外,科研資金的長期不足導致德國人才外流。美國投資在高等教育所佔整體生產毛額比率,超過德國的兩倍。這就直接說明,何以全球百強大學以美國為主,德國最好的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 僅列位48。商界對此憂心忡忡,德國工商總會表示,到2010年,德國中小企業將缺少3萬名研究人員。這可能使德國達不到歐盟所訂的標準,它要求各成員在2010年前,將GDP的3% (2005年為2.49%)用於投資研發。此一目標雖高於目前歐盟各國平均水平,但仍低於美國及日本。
當然德國仍有其優勢。德國工商總會的Stephan Wimmers說,科學家與工業間的聯繫與緊密合作是傑出的優勢,尤其是汽車工業,提供了德國20%之就業。科技研發之資金,有2/3來自工業,餘則出自公共部門,該比例遠高於歐盟其他國家,這就表示,科學研究成果可以轉化成實質經濟效益。但其與工業捆綁發展之優勢也在流失,德專利辦公室表示,與中、韓相比,德國在過去幾年已漸落後。其專利數在2000年達到53000,後下降至48500。專家說,與日本、美國相比,德國的專利水平不斷下降,且主要集中於傳統行業。的確,德國科學界與工業間的緊密關係,在高科技及生命科學等新興領域並不明顯。
德國資訊經濟研究機構(Germany's Ifo economic institute)的Ludger Woessmann說:雖然德國在汽車、工程業等方面領先,企業在推動科學發展過程之成就值得自豪;但新引進的競爭要素已改變了整個世界,而脩關國家未來前途的新興行業我們沒有趕上,需要直起急追,因此致力於促進高水準之研究及提高德國高教質量的「英才計劃」 是至關重要的。
爭取更多資金打造德國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尋找新一代的愛因斯坦等成為持續討論的熱門議題。但正如德國最古老、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Goettingen's Georg-August 大學,校長 Kurt von Figura所言,諾貝爾獎的獲得,就像一陣清新的風。曾經沉寂太久,重振雄風也將是長路迢迢。(路透社,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