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009

新書介紹:非正式環境的科學學習

 

科學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不過過去對於科學能力的學習大多聚焦在學校教育情境中,探討如何透過正式科學課程與教師訓練,增進學生的科學學習成效,經常忽略非正式環境對於科學學習的重要性。非正式環境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舉凡家庭討論、博物館參觀,甚至修剪花圃、釣魚等日常生活活動。也因此,不分年齡層、背景的學生,都可以在每天日常生活的環境當中學習科學。

 

有鑑於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6年成立了「非正式環境科學學習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Science Learning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該委員會召集跨領域的專家,透過文獻回顧研究非學校情境(non-school setting)對於科學學習的影響,目的在於檢驗在不同環境學習科學的成效,以識別良好的科學學習經驗的來源。研究報告於日前集結出版,名為「非正式環境的科學學習」(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s, and Pursuits)。

 

科學教育電視節目成效最佳   

研究發現,人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經驗、特殊情境(博物館、科學中心、動物園等)、非學校組織的科學活動當中,不分年齡層,而且比學校教學更有效地習科學。科學媒體,例如:廣播、電視、網路等,也是提供人們科學新知、增進科學學習的重要媒介。其中研究發現最有效果的是科學教育電視節目,其次是數位媒體、遊戲與廣播。

 

    其次,要評量非正式環境的科學學習效果,則必須要擴大對於科學學習成效的定義。因此,本書作者針對非正式環境的科學學習成效,提出六個檢視指標:(1)學習自然與物理世界的經驗、興趣與動機;(2)能夠理解、記憶、並運用科學的概念、解釋與模式;(3)能夠操作、測驗、探索、預測、質疑、觀察自然與物理世界;(4)反省科學的能力;(5)參與科學活動並使用科學語言與工具的能力;(6)發展科學學習者自我認同的能力。

 

全民一起學科學

    本書對於如何擴大社會各階層參與非正式環境的科學學習,有以下建議:(1)非正式環境應盡可能的滿足多元學習者分享科學知識與經驗的空間;(2)學習者應當多參與尊重多元需求與經驗的非正式環境;(3)科學學習應當被視為個人經驗與社會、歷史脈絡的互動;(4)成人照護、同儕、教師、課程協調者在科學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色;(5)建立科學教育機構與當地社區的伙伴合作關係;(6)鼓勵學校在課外時間,提供社會各界科學學習的機會。

    本書針對非正式環境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建議如下:(1)非正式環境科學教育活動應當具備特定的學習目標、互動式的活動、參與式的學習、多元化的情境,並鼓勵參與者分享經驗;(2)非正式環境科學教育活動應建立在社區與教育機構的合作基礎上,並且適當回應社區的科學學習需求;(3)非正式環境科學教育活動的工具與題材應當在學習者、教師、課程規劃者、專家的互動發展而成。(4)教師應當融合問題、日常生活語言、世界觀、歷史,與多元學習者進行互動。

本書摘要與全文可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網站下載或購買: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2190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資料日期:20091月,

資料提供: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