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2009

手機世界帶來教育科技新展望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19日,數位校園報(eShool News

 

27日在華盛頓特區召開的首屆手機學習大會(Mobil Learning Conference)上,與會者得出的結論:使用多功能的手機為學習工具不但是最新潮流趨勢,也是適用未來評量的教育科技新途徑,並可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績。

 

專門從事全國性教育調查的Project Tomorrow執行總監Julie vans表示,每年只要問到學生最希望得到的東西是什麼,答覆幾乎一律是手提電腦,原因不是因為學生喜歡手提電腦的特殊功能,而是這種隨身攜帶的電腦,讓他們有隨時都獲得知識與訊息的能力,知識自由的魅力,深深吸引學子。科技日新月異,現在又出現最新型的聰明手機(smart phones),具備電腦功能,除電話外,上網搜尋、傳送電子郵件樣樣在行。掌上型的手機,體型小巧,更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隨地皆可使用,價錢又便宜,更符合現代年輕人喜好自由不受拘束的學習方式。

 

手機學習3大特性

 

最新款的手機,不僅只是縮小版電腦,還是實用的隨身數位工具,可攜帶工作檔案資料,及隨時可取得龐大資訊,連絡通訊樣樣便利,功能俱全。從事聰明手機軟體開發的密西根大學教授Elliot Soloway認為,手機學習有以下3特性;

 

1.          無遠弗屆(Big):個人電腦的功能與手機結合,網路上龐大的資訊,透過小小的手機就可以全部掌握,充分發揮隨時隨地學習(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的功能。

2.          可持續性(Sustainable):由於現在家長都會選購手機給小孩,學校只要花錢買軟體即可。掌上型手機又比手提電腦更受學生的歡迎,手機廠商、軟體公司及教育專家已在研發適合手機的學習課程。

3.          特殊功能(Able to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ies):特別是可以透由部落格和文字簡訊互動。

 

Soloway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發軟體,將手機轉變成虛擬的個人電腦,以供學習所需。德州的小學正在試用手機學習環境計畫,作業平台配備了許多學習所需的軟體,如繪圖、網路搜尋及Microsoft WordExcel等。

 

手機如果成為學習工具,那學校又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在150年來,毫無疑問的學校就是傳播知識的地方。但現在人手一機,隨時隨地都可取得所需要的知識,學校功能被嚴峻地考驗,它已經不可以僅是傳播知識的場所,而是必須成為一個收納各方訊息的中心,匯集學習的共同經驗,作為家長、學生和社區的交流平台。

 

先導計畫成效良好

 

北卡羅萊那州的9年級學生,從2007-08學年度開始試用為期2年的手機學習先導計畫K-Nect,看能不能加強學生的數學程度。令人鼓舞的是第1年的成果,就讓學生數學成績提高了20%。

 

參加的學生當然有條件限制,在家上網時間要受管制、家庭收入符合聯邦食物減免或補助計畫、而且數學低於精通的水準。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獲得EV-DO手機和免費無線上網。手機除了提供課堂進度相符的補充教材,也允許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及聯絡課後輔導者(after-school tutors),但只能在系統的允許的範圍內,並受到系統監控,確保使用者沒有違背規定。老師的手機可以讀學生傳來的短訊,看學生放上部落格的文章,隨時都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及評量結果,學生一旦知道他的作為隨時會被老師知道,不良的行為會立刻減半,而且學生如果不遵守規定,軟體設定老師只要按一按手機按鈕,可以立即終止學生手機使用的權限。

 

當然手機作為學習工具還有一個難題,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天生的手機學習使用者,老師必須在課堂外學習如何熟練課程。此外,學校通常都不允許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但如果師生能夠開誠布公的討論手機使用規則(Acceptable Use Policies, 簡稱AUP),信任學生,給學生自律的機會,讓學生使用它,並利用它來學習、成長。樂觀者認為:手機學習不僅是趨勢,更是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