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技教育計畫出爐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資料來源:
美國日前公布命名為「改變美國教育:科技帶動學習」(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全新國家科技教育計畫,呼籲加強及重視每一名的學習經驗;重新擬定標準方針和評估方式;建立教師間互相溝通互動、與學生不論校內或校外隨時聯繫的「教學聯結」(connected teaching)的新模式;並重新思考一切可能限制學校創新的限制,以確保培育出符合21世紀應具備技能的人才。
非營利組織「明天計畫」(Project Tomorrow)執行長伊文斯(Julie Evans)直言,國家科技教育計畫�包含了許多各界長久以來的建議。伊文斯表示,學校的教學環境一直不能反映學生在校外的實際生活狀況,許多新的科技產品早已充斥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校卻以傳統的方式來教學,如何能教會學生去適應未來的工作呢?這也是美國教育目前面臨的一大危機。
伊文斯在她的部落格中進一步表示,國家科技教育計畫與他們早先推出的「Vision for K-20」計畫相當相似,聯邦的計畫雖把主軸設定在:「科技是創造出更有效的教育系統的工具」(technology as a tool to create a more productive educational system),認定科技是最有效輔助教育改革的工具,但最終如果歐巴馬政府2011年國家預算案沒有分配專屬經費來執行,科技教育缺乏經費支援,很難有任何進展,也會拖累整個國家在21世紀全球的競爭能力。
國家科技教育計畫著重在5項主題:學習、評估、教學、基礎設施和生產力。每項主題都訂定主要目標和建議策略,教育部正廣泛尋求各方人士的建議和批評。
學習(Learning)
21世紀的學習模式需要加強並充實個人的學習經驗。利用最新穎先進的科技來學習,將會激勵、啟發不論何種背景、語言、弱勢等學生達到學習的目的;有別於單一教學計畫套用所有不同學生的傳統教學。21世紀的必備的技能,包括:危機處理、解決複雜的問題、建立合作關係及多媒體通訊等,都融入各科的教學中,許多不同領域專業者使用的科技,如3D模型、電腦繪圖、維基百科、部落格等也都要成為學習利器,以提供學生成為更有生產力及具全球競爭力人才的機會。
教育評量(Assesment)
本計畫呼籲各州及學校系統重新思考教育評量設計及管理方式,務求:
1. 內容不應只包含知識的獲得,還有21世紀各科目領域應具備的技能和專業常識;
2. 提供教育人員及時、可行的回饋(timely, actionable feedback),各項資料數據等資訊必須能即時且機動的提供給教育工作者使用。
結合認知研究與學生對多媒體、互動性及互聯性想法理論的科技評量(Technology-based assessments),可以直接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配合學習系統(learning systems)的建置,科技評量可以用來正式診斷及改變學習及教學狀況,並決定學生學習的成果;再者,學習系統可以設計成可擷取學生的成果及蒐集學生習得知識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證據。經過一段時間後,系統將能更了解學生的能力,也可以持續提供適當的支持。
本項計畫中設定的評量目標之一是:教育人員必須建構起進行進展性和總結性評量(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的能力,另外,開發以遊戲及同步模擬(simulations)來評量課程標準中的雜複技能(complex skills)。
教學(Teaching)
建立教師間溝通、互動,而不是一人唱獨腳戲,並與學生不論校內或校外隨時聯繫、7天24小時都可以提供教育人員數據資料、技術支援和教學資源教室的「教學聯結」(connected teaching)新模式,以便老師們遵循。如此一來,教學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靠網絡的便
本計畫呼籲教育領導們重新思考專業發展的方向,提供教師更有效能的訓練,教育專業發展必須是合作的、聯結的及連貫的(collaborative, coherent and continuous),並建議培養專精於線上教學的教師。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學校必須提供學生、教師、學校管理人員,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使用的基礎設施,不只能夠取得資訊,還有彼此之間的聯絡及線上教學的支援。因此要求最起碼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有合適的寬頻、無線上網設備,及電腦或手機等上網機具及軟體,在校內或校外都可使用,用來研究、聯絡、製作多媒體內容等。
生產力(Productivity)
要達成改變美國教育的目標,報告指出,必重新思考許多基本問題及重新設計改良教育系統。為發揮科技教育幫助教學及學習的完全潛能,校方必須重新考慮,按照年齡來區分年級的作法是否仍恰當?固定學習階段,把同年齡的人放在同一年級,提供同樣的課程,大家以同一步調學習,忽略個別的差異性,是否仍合適?按照能力(competence)是否更適合學生的個人需求?在科技教育時代的學校應納入更多的線上學習,擴展學習的機會,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學習。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