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011

新成功心理學:從錯誤中學習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1624,教育週刊

 

俗話說「熟能生巧」,英文也有成語 "Practice makes perfect.",但不斷重複練習運動技巧,就能鍛鍊出完美的運動員嗎?

 

根據教育週刊雜誌部落格(Education Week's Blogs)報導,一項新興的研究顯示:「事實上,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地更快。」因此,由自由基金贊助的「負責任的運動」(Responsible Sports)組織提出教練如何建立一個「在此犯錯環境」(Mistakes Made Here environment)6項建議:包括教練應要求學生運動員,為了幫助他們成長,希望他們犯錯;給運動員犯錯的空間;分析所犯的錯誤;練習處理犯錯的儀式,學習如何像沖馬桶一般地清除所犯的錯;教練應注意自己對運動員犯錯時的反應,避免製造一個讓運動員不敢犯錯的氛圍;舉辦最佳錯誤評比,讓運動員們說出自己所犯的錯誤及從錯誤中學得的經驗,並表揚從錯誤中學習的最佳範例。

 

依據「心態: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作者都克(Carol Dweck)的研究,樂於挑戰並從失敗中學習的學生運動員,表現往往比依靠與生俱來的天份,而又過於擔心失敗的運動員好,因為前者俱有「成長的心態」(a "growth" mindset),而後者則是「守成的心態」(a "fixed" mindset)

 

2007年紐約雜誌一篇報導的作者布南森(Po Bronson)也曾指出,如果只稱讚學生有天份,反而只會讓他們表現不出水準,並害怕挑戰,因此教練及家長,應該多稱讚他們的努力,因為這是他們可以掌控的,而天份是不能控制的。

 

在美國體壇上,剛退出籃壇的湖人隊前總教練,人稱「禪師」(Zen Master)的傑克森(Phil Jackson)是此理論的最佳實踐者,他總共獲得11NBA冠軍戒,是NBA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他正是以在球賽逆境中不馬上叫暫停(timeouts)著稱,因為此舉有利於場上球員摸索出解除困境、重獲巔峰的挑戰。

 

從體育反思教育,教育週刊另一篇「為何犯錯不總是壞事」(Why Wrong Isn't Always Bad)評論中,專欄作家涂俊(Alina Tugend)便寫到,「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CLB)所鼓吹的標準測驗,往往導致學校忘了教導孩子如何失敗,她指出:「就像一名教師告訴我的,這法案只會製造出一堆『追求完美的受難者』(victims of excellence),於是我們的孩子只會害怕冒險、害怕創新、害怕錯誤,因為錯誤是壞事。」這種思維提供一個矛盾的訊息,當我們告訴孩子們,人須要從錯誤中學習,犯錯是學習的工具,只是我們應該避免犯錯。然而,最根本的問題是,如果要少犯錯,那我們到底應該從何學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