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11

美國學者認為:學習風格理論缺乏科學實證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

資料來源:2011829,美國公共電台報導

 

所謂的視覺學習型(Visual Learner)、聽覺學習型(Auditory Learner),以及操作學習型(Tactile Learner)學習風格理論(learning style theory),係指有的學習者擅長以視覺學習,有人則是偏重靠聽覺或是手做操作來學習。長久以來讓教師改變了教學型態,迎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而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

 

不過學者提出質疑,認為上述這些教育觀念,完全缺乏科學實證。

 

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者威霖瀚教授(Dan Willingham),專精人類腦部如何學習,他認為教師不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而改變教學型態,這種理論是缺乏科學根據的假設。他的研究顯示,就人類的大腦學習的方式來說,不同人間,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此,威霖瀚認為,不應該認為學生會對某種教學呈現方式較有反應,就認定一定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另一位學者,南佛羅里達大學的洛爾教授(Doug Rohrer)也發出同樣質疑,他仔細研究這種理論的背景,發現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種教育理論。

 

威霖瀚表示,整個教育界,因為這種沒有根據的教學理論,而產生重大變化,包括各種教材、教具、教學方法、教學理論。也有非常多的研討會,告訴老師如何應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學生。影響層面相當大。

 

威霖瀚建議,應該多研究人類腦部如何學習的共同性(similarities),不必執著分析人腦學習時的方式有何不同(difference)。他舉例說,比如說把內容分散或不同內容夾雜 (varietymixing things up)的方式,已經有科學證明證實有助於注意力的提升,而綜合這項研究顯示,學生注意力提升了,就可以學習更多,因此威霖瀚建議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近來研究指出,把內容分散在長時間,例如幾個月甚至一年,然後反覆學習,這樣的學習成果,比短暫的幾天或幾星期內,集中學習一項內容,效果會更好。洛爾教授與其他遍及全美的學者們,正致力用科學證據研究哪種教學方式更適合學生。

專家給家長的學生早餐建議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1810日,今日美國

 

告別暑假開學了,家長及學子們又開始忙碌及緊湊的生活,為了提供學童營養的早餐,家長無不費盡心思,但是什麼樣的早餐,才稱的上是營養且又富有飽足感的早餐呢?

 

美國的研究告訴我們,每天開始的第一餐,必須是含有豐富蛋白質,才稱的上是營養又耐餓的早餐,專家建議的食品包括:蛋、希臘優格(Greek yogurt,蛋白質含量是一般優格的兩倍,口感接近起司且乳香味較濃)、低脂乳製品、或瘦肉,再加上纖維質高的全麥麵包或全榖片、水果及蔬菜,以上食物比鬆餅、甜甜圈及和早餐榖片(cereals)等,明顯在肚中停留時間更久。

 

密里蘇大學助理教授雷蒂(Heather Leidy)表示,「研究證明,早餐時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就可以控制一整天的食慾。」她的團隊使用斷層掃瞄(MRIs)研究青少年的大腦,結果顯示,青少年如果早餐吃的好,將可以降低飢餓感、增加滿足感,而且這樣的感覺將可以持續一整天。

 

其他的研究也指出,吃早餐的學生,標準測驗的成績相對好,而且吃早餐會加強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attention spans)及記憶力技巧(memory skills)。此外,營養師們也說,學童們以享用健康的早餐開始他們的一天,更可以吸收重要的健康養份,例如鈣質及維生素。

 

調查顯示,30%60%的孩童不吃早餐,而青少年比幼童更容易不吃早餐。雷蒂表示,真正營養又足以果腹的早餐必需是約300350大卡的熱量。藥學研究院也建議,10%35%的卡路里應該來自蛋白質;除學生外,甚至調節飲食者也要多食用富有蛋白質的早餐,因為蛋白質會使飢餓感消失,飽足感增加,令食品的吸引力下降,因此不會在午餐時狼吞虎嚥。

 

今日美國報食物專欄作家伍德(Elizabeth Ward)建議的清單,包括一杯希臘優格,配上一片烤全麥麵包夾一匙花生醬或不含飽合脂肪的乳瑪琳;或者用一杯1%低脂牛奶,一根中型香蕉,再加一匙香草精,用果汁機自製一杯香蕉奶昔;又或者是半杯傳統燕麥,加一大匙香草口味的乳清粉末(whey)或是蛋白(egg protein powder),再灑上一些杏仁、配上一些水果及一杯的1%低脂牛奶,這些都是簡單易作又完美的早餐選擇。

 

美國推行電子產品回收計畫造福學校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1825,電子校園報

 

當很多學區受困於預算的不足,不得不忍痛刪減學校教學科技設備開支時,還是有很多學校可以大方的購買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和其他先進的科技器材。方法便是:透過科技產品回收計畫的運作,商業或社區團體將舊的電子科技產品回收,轉為充實學校科技教學的基金,便可以為學校添購一些需要的科技產品。

美國FundingFactory是免費服務的綠色環保計畫組織,鼓勵學校將印表機碳粉匣、行動電話等回收,以便累積點數換取點數或現金。同時也鼓勵公司行號或社區團體捐贈可回收的舊科技產品,讓當地的學校或學區受益。該組織創辦人邁可仕(Sean Micheals)表示,他們計畫增加可回收項目,如iPodsMP3GPS和筆記型電腦等,都將列入可回收清單。

 

已有5萬所學校參加這個計畫,學校回收累積的點數可以選取該組織目錄中提供的各類電子產品,也可以直接換算成現金,自行購買需要的科技產品,或者使用在美術材料或辦理活動上。學校預算被刪後,最受歡迎的還是數位相機和碳粉匣。

 

在麻州的West Boylston學區早在10年前即加入,學區發動家長們去勸說社區商家回收印表機碳粉匣和行動電話,回饋給學區。學校不必動用短絀的教育經費,就可添購一些需要的設施。至今,該學區已累積到10萬個點數,價值4萬美元,添購了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印表機等電子產品,今夏並將於學區6個小學安裝投影機,在家長及社區的幫助下,甚至在社區的郵局都設立回收箱,方便大家投遞,所以推展順利,總計回收的產品,已超過71千磅的重量。

 

賓州的Elk天主教學校系統也早在1999年就加入FundingFactory的回收計畫,這個小學區只有700位學生和不到100名教職員,除了折換一些器材外,還賺得24千元的現金,對學區來說已是為數不小的經費。Elk學區的作法,是跟社區6個廠家合作,放置已預款郵資的郵遞紙箱,請這些廠家把回收品裝入直接運送到FundingFactory;至於其他的商家或家長,則請他們把回收品送來學校,因而替學區累積了不少點數。

 

這樣作的好處除了實質幫助教育外,學生耳濡目染,學習到資源的再利用,便有了環保意識,而成功與否,則在於是否能鼓勵更多人的參與,把資訊傳播給家長知道,便可以一步步推廣到整個社區。

9/19/2011

美國大學測驗結果公布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資料來源:2011819教育週刊及817華盛頓郵報綜合摘要

 

根據最新公佈的美國大學測驗(America College Testing, ACT)結果顯示,高中畢業生4項學科(英文、閱讀、數學、科學)達到大學入學標準的人數,今年持續成長中,數學和科學的進步最為明顯,但仍只有25%的應屆畢業生4科學術表現皆合於大學的入學標準的要求,雖然與2005年的21%相較,已略有改善,但仍有高達75%的畢業生是屬於部份不及格或全部不及格的一群,還是一件令人洩氣的事。

 

根據統計,英文有2/3的學生合格,閱讀則有一半的學生合格,與前幾年相較成長率平平。至於成長率有明顯進步的數學和科學,數學部份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合格,科學則更多,有7/10的學生不合格。Jon L. EricksonACT的資深副總裁,他表示不能僅有一點進步就滿足,必須加快腳步追上,因為美國高中生的學術表現,基本上來說,已經落後很多了。但Erickson還是很贊許聯邦加強充實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教學(STEM)的教育方針,學生在核心課程(連續4年英文、3年科學、數學及社會學)的安排下學習,ACT成績會比不是核心課程的學生要好了很多,例如連續上了3年數學課程的學生比起其他學生,數學程度達到大學入學標準的機率要多了6倍之多。

 

2011年高中畢業生參加ACT測驗比往年任何一個時期皆多,49%約162萬名學生參加ACT,相較於2007年的42%,成長迅速,也是連續第2年超越SAT的報考人數。考試成績其中4科全部及格的有25%,都不及格的有28%,英文科及格的有66%,閱讀及格的有52%,數學科及格的有45%,科學及格的最少,只有30%。

 

以族裔區分,少數族裔參加ACT的增長率最高,過去5年來西裔成長率為116%,亞裔59%,非洲裔47%,白人為26%。至於4科測驗成績皆達到合格標準的,非洲裔只有4%,西裔為11%,白人為31%,表現最佳的為亞裔41%。

 

公平測試FairTest組織的發言人Bob Schaeffer 表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法案和全美學術標準測驗計畫的教育策略,都是為了提高整體學術成績和縮小族裔群體之間的歷史性成就差距,但經過ACT測驗的結果顯示,學術成效一直停滯不前,種族差距也沒縮小,反而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值得教育當局好好檢討一番。

 

加州首次公布8年級學生輟學率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

資料來源:2011812,洛杉磯時報

 

加州教育廳近日首次公布最新的輟學率與畢業率。全州計有3.5%8年級生輟學,並且也沒有在次年回到學校就讀。美國學制的高中係四年制,始於9年級,畢業於12年級。也就是說在進入高中就讀之前,就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學生開始失學,之後也沒再繼續完成學業。

 

加州教育廳長托拉克森(Tom Torlakson)指出:「這數據顯示初中進入高中的階段是個關鍵期,有些學生非常脆弱,在這階段就失去希望、甚至從此迷失自己。」

 

這次統計也指出,四年完成高中學歷的學生為74.4%,高中生輟學率為18.2%。在校超過四年為6.6%,特教生為0.5%,另有已經離校卻以同等學力考試(GED, 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的為0.4%

 

托拉克森認為,輟學的問題是從許多小問題漸漸累績造成。如果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閱讀能力落後;或是移民家庭子女無法順利了解英文,導致各學科學習不彰;或是家庭收入微薄,子女還要協助維持家計無法順利就學,等等。

 

這份資料是20082009年,全州公立學校的最新資料統計。專家認為這套統計系統比以往更加精準。不過仍有可能低估實際狀況,因為這是根據學校行政人員的紀錄,得知學生是否輟學、搬家、或是轉學至私校。

 

以種族來說,西語裔高中畢業率為68%,非洲裔為59%,白人則是83.4%,亞裔為89.4%

 

加州公布2011中小學生學術標準測驗報告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1817,加州教育廳新聞稿等

 

加州新任教育廳長托雷克森(Tom Torlakson)在15日公布2011加州學術標準測驗(Standardized Testing and Reporting,簡稱STAR)成績,結果顯示加州學生整體學術成績在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歷史與社會科學4個科目上都有持續平穩的進步,而且,有更大比例的學生成績達到優(proficient)

 

托雷克森廳長表示:「儘管政府教育預算刪減,對學校產生重大影響,本項測驗結果連續9年來的持續進步,證明教師、職員及教育主管們如何努力地幫助學子們提升學習成效,這是一個英雄式的團隊合作,教育人員的努力是對加州人民最好的回報。」2011年共有470萬名學生參加測驗,超過一半(54%)的學生在英文(English-Language Arts)達到優(proficient)或特優(advanced)的標準,且在數學(Math)科目上,也首次有一半(50%)的人達到同樣的等級標準。與2010年相較,各成長了2%

 

這項STAR評鑑,主要由「加州標準測驗」(California Standards Tests,簡稱CSTs)、針對學習能力有障礙的「加州表現評估」(California Alternate Performance Assessment,簡稱CAPA)等4種不同測驗組成,其中以針對211年級學生的「加州標準測驗」占最大比例。

 

STAR測驗科目,依加州教育廳訂定的各年級課程標準為主。除英文與數學外,8年級以上的數學,還依選修不同分代數與幾何等科目,另外9年級以上,還分成包括地球科學、生物、化學、物理、世界歷及美國歷史等單獨科目。

 

學生成績依百分比分成「特優」(Advanced)、「優」(Proficient)、「標準」(Basic)、「低於標準」(Below Basic)和「遠低於標準」(Far Below Basic5級;教育廳對所有學生的期望是每名學生都能達到「優」等以上的等級。這些標準說明學生在每個年級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教育廳的網頁上提供了針對所有測驗科目和年級的內容標準,網址為:http://www.cde.ca.gov/be/st/ss/

 

加州從2003年開始每年春季辦理加州標準測驗,9年來,在英文科目達到優等(包括特優與優)的比例,平均提高了19%;未達標準(包括低於標準和遠低於標準)的比例,英文科目平均減少了13%;在數學科目上,達到優等的比例,平均提高15%,未達標準的比例,數學科目減少11%

 

不過,在縮小各族裔間的學習差距(achievement gap)上,成效並不明顯。包括華裔在內的亞裔,表現依舊最為亮眼,成績表現均為各族裔最高,達到優等以上者,英文及數學都是76%、白人比例分別為71%61%、拉丁裔分別為42%41%、非裔則為41%34%。自2003年開辦以來,這個比例差距一直沒有縮小過,一如過往,最高的亞裔與最低的非裔比例相差近40%

 

本項測驗完整報告、相關研究及歷年成績等,均可在加州教育廳專網查看,網址為:http://star.cde.ca.gov/

 

本項測驗近來日益受到關注,因為越來越多包括州及地方教育人員要求以類此的測驗結果,來評鑒教師的教學效能。

美教育部長宣布計劃開放各州申請豁免「有教無類」法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188

 

美國國會於2001年通過了一項由當時的布希政府提出,名為「有教無類」(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簡稱NCLB,亦譯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童」)的法案。該法案規定,各州教育廳必須訂定每年的進步目標,每年都得提升一定的百分比,即「合格年度進步指標 」(Adequate Yearly Progress,簡稱AYP),最終目的即為了達到在2014年時,全部的孩子都能夠通過年度的「標準測驗(Standardized Test)」,在數學及英文兩科目至少達到「優等」(proficient)以上的目標。

 

不過,實施10年以來,美國各州在達成預定目標的前景越見困難,已有證據顯示有些州為了達成成長目標,居然降低測驗難度,因而出現許多州學生通過州標準測驗合格率高,但在「全國教育成果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簡稱NAEP)的全國測驗中,卻表現很差的怪異情況。此外,根據200910月的全國NAEP數學評估結果顯示,在NCLB實施前,那時教育政策由各州自行主導,學習成就改善速度更佳於NCLB實施後。甚至,日前一項調查也證實,華府、費城、亞特蘭大等地區學校主管與教師主導作弊,以便學生能通過驗測,迎合法案的要求,就為能獲得聯邦經費等種種違背教育本意的錯誤行為。

 

雖然,歐巴馬政府上任後,提出了「有教無類法」修正案,希望國會在重新授權該法案時,修正過去法案把聯邦教育補助與標準測驗成果綁在一起,因而導致教師過於專注於提高成績教學內容的錯誤,並將改革對象鎖定在全國最差的5,000所學校,不過鑒於國會至今仍未過通修正法案,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本月8日表示,歐巴馬政府對有決心實行改革並符合條件的州和學區,將依照法案授予教育部長的行政授權(executive authority),豁免「有教無類法」的懲罰。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依據2009年的標驗成績結果,全美國98,916所公立學校中,就有31,737所未能達到AYP指標,這項統計數字代表著:未能達到目標的學校數,遠遠超過不論州或者是聯邦政府有能力改善的程度。因此,教育部長鄧肯今年3月間在向國會報告時曾提出警告,如果不改變,現行的「有教無類法」實施的最後結果,將是全美近10萬所公立學校中,將有8萬所被貼上「失敗學校」的標籤。

 

對於教育部的宣布,蒙大拿、明尼蘇達、肯塔基、威斯康辛等數州已表態將會申請豁免。對於歐巴馬政府的決定,民主黨參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哈金表示支持,他批評「有教無類法」本身就有問題與漏洞,不過共和黨眾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克連卻指出,白宮的決定,只會引發更多問題。

 

隸屬華府智庫布魯金斯中心(Brookings Institute)的「布朗教育政策中心」(Brown Center of Education Policy)主任懷特赫斯特(Grover J. "Russ" Whitehurst)評論認為,採用行政授權讓州豁免的作法,有前例可循,不過為了要回應某些特定的改革方案,而要求另外的條件,並以之為前提,作為豁免與否的條件,這似乎已超過法律的授權,歷史上也沒有這種以豁免之名,重新改寫法案的前例,此舉代表是歐巴馬總統控制教育的大政府思想。

零容忍政策弊多於利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資料來源:201185Huff Post Education

 

零容忍(Zero Tolerance)政策係針對校園日益增加的暴力事件,學校當局採取最嚴厲的防範措施,但一些看似小題大做的事件也都無辜的被包括在內,如未經允許削尖鉛筆或被要求坐下回瞪老師也會被學校停學4個月,考試時拿原子筆戳同學可能剩下的整學年都不必來校上課,帶抗生素藥品到校會觸犯到學校毒品管制,在校園內打雪球仗可能會報警被戴上手銬押走,這些例子看似荒繆,但麻州及一些其他的州在實際執行零容忍政策時,卻是屢屢發生這類活生生的事例。

 

動不動就以停學來處分學生,其實對整體教育來說是冒了更大的風險,學生將來輟學甚至被關進監獄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輕微的違法行為在這套系統運作下會自動被處以停學處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對孩子未來前途危害甚大,讓教育當局不得不重新檢討零容忍政策的得失。

 

根據麻州教育當局的資料,2009-2010學年共有6萬個被停學或開除的事例,半數以上應該被列為無犯罪意圖、非暴力行為的事件,如說髒話、老師頂嘴及蹺課等,這其中的2/3遭到停學10天以上的處分。至於被停學10天到1天不等的事件,因為不在報案的記錄內,所以預估大約是已登錄6萬人的23倍。

 

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研究生威卡(Jen Vorse Wilka)的碩士論文,專門研究麻州零容忍政策的影響,研究報告中指出這看似防範校園暴力的最佳政策,其實一直存在著被當局忽視的傷害因素在內。她表示孩童都是在摸索中成長的,一些看似破壞性的行為,其實也就是他成長的模式,以停學幾天作為處分,讓他的學習會有銜接不上的困擾,次數多了,學生對學校更加疏遠,輟學中斷學業的可能性就增大。根據研究數據統計,曾被停學的學生輟學率是沒被停學學生的3倍之多。青少年一旦輟學後,街頭遊盪,惹事生非,他未來的一生則有可能與監獄脫不了關係了,違背了讓學生待在學校學習遠離監獄犯罪的教育初衷。

 

麻州社區領導和熱心人士也開始採取行動抵制這種一成不變的呆板運作方式,力促修法放寬學校停學或開除懲戒的理由,降低輟學率,並督促教育當局重新檢討過去被學校退學或開除的案例。同時另一個保護孩童的新法令也正在醞釀中,保證學校都能獲得足夠維持安全優良學習環境的支持和工具等資源,如果這項法令通過,將是導正零容忍法令弊端的楷模。

 

麻州之所以特別積極的企圖降低該州的輟學率,因為根據統計2007年州政府花在每個囚犯的身上是78千多元,而花在一個小學生身上僅僅是12千多元,差別非常懸殊,有6倍之多,是其他州所沒有的現象。尤其目前財政困難時,為數有限的錢不投資到孩童的發展和教育上,反而浪費到監獄囚犯身上,非常不智。零容忍政策實施多年來,發現在孩童真正需要大人介入解決爭端時,不見得幫得上忙,反而每年把上千位原應該坐在課堂學習的學生趕出校外,提高將來進出監獄的或然率,學童前途毀了,也加重了社會成本的支出,零容忍政策的弊端實在是不容忽視。

 

建立自閉症教學體系的七大要素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

資料來源:201188,電子學校報

根據疾病控制中心2009年的統計,全美每110名兒童中,就有一位確診為自閉症患者。目前每年有 3 5,000名兒童被確診,總計零歲至21歲自閉症患者,全美達到73萬人。而從2002年至今,患者人數已經增長70%

面對快速增加的自閉症患者,教育界也在努力適應不斷增長的特殊教育需求。美國自閉症協會Rethink Autism的副會長、同時也是紐約自閉症特許學校的執行長派格利洛(Jamie Pagliaro)建議,個別化評估與資料追蹤,可以幫助校方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有效的自閉症教育體系包括以下7項要素:

1.個別化評估

2.功能性課程

3.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學

4.低師生比

5.家庭參與

6.資料追蹤

7.訓練與監督

面對70%的自閉症學生人數增長,越來越多特殊學生進入校園,對於學區是嚴峻考驗,尤其近年經濟衰退,教育預算縮減,特殊教育需求不減反增,對於教育者來說更是捉襟見肘。如果在公立學校體系無法尋得教育協助,自閉症家長就會考慮轉往私立學校,但是高昂的收費不是每個家庭可以負擔。美國就曾經發生家長因為無法負擔自閉症兒子的教育費用,在槍殺兒子之後自殺的悲劇。這也顯示自閉兒教育問題的冰山一角。

派格利洛指出,雖然7個要素看起來很困難,可是這是幫助學校未來便於管理,並且達到成效的方式。

雖然強調要降低師生比,但一對一教學也無須整天進行,中間也要穿插結構性的教學內容,如穿衣洗手等。個別化評估對於自閉症學生也相對重要,有的自閉兒學科進度超前,只是在溝通方面有障礙。因此不能將每個自閉兒看成同一個程度,老師不能單從生活技能來分辨學生程度,應該從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來考量。

另外就是容易觀察的量化系統,有助於衡量學生進展也是必須的條件。如果有人對學生的進展有不同見解,這種量化系統就可以很容易的辨認。

對於師資訓練,標準化的教學也是另一項重要條件。口頭與書面的訓練必須雙管齊下,由資深教師示範生活技能的學習,並且輔以口頭獎勵。這部份可以用錄影帶的方式輔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