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2009

美國國家科學院建議大學農學院改革因應世界變化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藍先茜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0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出版「改革農業教育以面對世界變化」(Transforming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一書,書中提出,在未來10年內,各大學的農學院將會面臨在高等教育中由配角變成主角角色轉變的挑戰,農學院應當思考如何改革以面對全球糧食與農業的變化,該院建議:美國各大學農學院,需要積極轉型,將學術研究聚焦在世界糧食與農業系統實際面臨的問題,並重塑農業教育以教導學生認識複雜的農業環境。

    本書提到,全球的高速變遷影響食品產業甚巨。首先,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糧食供應的緊縮,但是很少人預見到人口與收入的增加對於糧食需求的影響,以及食品與農業生產的增加,對於環境及土地利用造成的影響;再加上生質能源(biofuels)的需求,更為糧食的生產造成莫大的壓力。事實上,現在人們才開始了解生物經濟(bio-economy)對世界糧食與能源安全的意義,並且思考如何才能在糧食生產與環境均衡下永續發展農業系統。世界體系的穩定很大部分來自於糧食及能源以穩定價格持續地供給,這些重要議題都與農業相關;自然資源的保存是經濟活動的基礎,也是人類永續生存的支柱,未來的農業研究者應當如何面對這些挑戰?當前美國大學農業教育要如何能夠培育未來的領導者呢?

培養跨領域、語言與國界農業人才

在全球人口急增、糧食生產擴張與溫室效應擴大化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具備跨領域知識、能力,以橫向溝通不同領域的人才,也是未來大學農業教育的目標。農產業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燃下,有漸趨擴大化的趨勢,未來農業產業所需要的是跨領域、語言與國界的人才,大學農學院應如何培養人才以面對多元動態化的全球農產業?

美國農業系統一直以來的優勢在於科技投入、成熟市場機制與自然環境。不過,農業生產與社會、自然系統息息相關。因而美國農業也受到國際競爭、消費者需求、移民與勞工政策、環境保護等影響。美國大學農學院應如何培養人才以帶領美國農業進步?這些都是本書作者關心的問題。

農學院教育轉型9大策略

    針對上述美國大學農業教育所需面對的問題,本書提出的改革建議如下。

(1)    採取策略性的招生規劃,並提出嶄新的課程與教學策略,才能吸引、留住優秀大學部學生,以培養今天及未來世代所需的農業人才。

(2)    擴展農業課程的教學面向,特別是農學院教師應該建立團隊教學系統,把農學介紹給其它領域學生,並多融合農業實例與主題到課程與教學當中。

(3)    擴展大學生的學習經驗,例如:提供大學生發展多元能力(溝通、團隊合作、管理)的機會、參與研究計畫、實習、國際活動的機會。

(4)    採取具體行動,協助農業專業教授有效發展新課程,例如:大學與學術社群舉辦教學專業發展活動,特別是幫助農業學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員的多元專業與教學發展。

(5)    表揚並支持良好的教學活動,例如:獎勵高品質的教學、課程發展、導師制度,並且反應在教授聘任、升等制度上。

(6)    整合食品(food science)與農業(agriculture)的專業人員與相關資源,協助主修學生發展農學職業生涯。

(7)    與中小學教師合作,以擴展中小學生對於農業相關主題的接觸,以刺激學生對於農業的興趣。例如:農學院可協助高中設置農業課程、舉辦暑期農業體驗活動。

(8)    增進學界與各界之間的策略聯盟。可行方式如:大學農學院將業界代表列為發展諮詢委員,提供專業人才任教機會,業界則延聘學者為公司顧問,並提供農學院學生實習的機會。

(9)    建議認可(Accreditation)、審查獎助、評鑑人員等,能夠考量上述大學農業教育的革新需求,以其為方向導引進行相關考核。

本書全文可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網站線上閱讀:http://books.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2602

 

香港創設亞太首座教育領導研究中心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

(1)       2009312日,香港教育學院新聞稿

(2)       2009313日,香港明報、文匯報、星島日報

 

依據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發布新聞稿及媒體報導,為提升研究實力的策略性發展,正籌備成立六個院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旨在透過推廣跨學科研究,為香港及區內的重點教育發展帶來長遠、正面作用。其中「領導與變革國際研究中心」將是亞太區首創,專門從事教育領導、學校改進與變革的學術研究,以及設計領導發展的課程和開發應用工具。

  中心將匯聚亞太區內從事教育領導與變革研究的學者,由兩位重量級教授坐鎮共同領導,其中之一為有「老師的老師」美稱的亞太教育研究學會(APERA)前任會長鄭燕祥,另一名為素有「培訓校長專家」之稱的美國學者Philip HallingerHallinger曾任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總監達13年,1992年起到泰國為亞太地區公私營機構擔當顧問及提供培訓,曾為香港教育局培訓超過4000名教師及校長。他計劃將培訓校長的經驗帶入香港教育學院。

Halling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心計劃在明年夏季開設培訓中心,為全球中、小學校長提供教育行政及領導等專業培訓課程,他期待通過培訓中心能把研究成果轉移到實際的學校行政層面,為學界帶來裨益。

  Hallinger透露,中心已與劍橋學、倫敦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等全球25所知名大學院校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發展研究項目與深造課程。此外,教育學院邀請了逾15名來自中國、澳洲、馬來西亞、紐西蘭、英國及美國等地的學者擔任中心的訪問高級研究人員,合作發展研究項目,其中一個研究焦點將是各地文化如何影響教育領導。

  Hallinger認為變革應先熟悉當地文化的風俗,亞太區教育改革多仿效歐美國家的經驗,往往因文化差異而「水土不服」,「就以學校本位管理為例,由教師與家長參與校董會在歐美相當普遍,而亞洲的教師則覺得,學校行政應聽從校長指示。

 

看科技如何提升科學教育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19日,數位校園報 (eSchool News)

 

名噪一時,於1985年發現鐵達尼號(Titanic)殘骸的第一位科學家羅伯Ÿ特巴勒德(Robert Ballard),對於學童的科學教育,有一番見解。藉由科技的協助,巴勒德帶領學生體驗潛入深海的樂趣。

位於羅德島大學考古海洋學的控制中心裡,巴勒德將機器人身上裝載視訊會議的設備,潛入大海探索未知的海底世界。目前在美國還有其他11個類似的控制中心,同樣從事深入海洋的考古研究,這些單位是以名為Internet2的超高速網路互相連結。假設今天一艘潛水艇在深海發現了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城市,這個重大突破就會在20分鐘之內傳遞到上述這些控制中心,位於中心內的專家們甚至可以針對某些定點,直接操控潛水艇上的鏡頭,做更清楚更仔細的拍攝,以助進一部的深入研究。

由「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斥資1,100百萬美元建造的實況直播製片工作室,就位於羅德島大學的控制中心旁,現在學生也可以透過鏡頭,親身體驗這些前所未有的深海探索新發現,這正是JASON教育計畫 (JASON Project)的精神。巴勒德說,目前位於Internet2連線的校園,學生不但可以看到攝影機傳來的深海畫面,也可以聽到科學家們在這些海洋探險的對話討論。實際上羅德島的每一所中學校園,都在圖書館裝設了Internet2,這些幸運的中學生甚至還可以遙控攝影鏡頭,透過他自己的手正在經歷第一手的海底歷史探險。

巴勒德本身在深海探索有好幾個重大發現,包括1970年代發現全球最大山脈 ──大西洋中洋脊,當然這沒有比他發現鐵達尼號殘骸來得影響深遠,當時巴勒德在兩週之內收到16千封學生的來信,許多信中都說:我是否可以參加你的下一次探險?

這也是巴勒德展開針對五到八年級學生的JASON教育計畫的動力,好透過探險家的發現與重要的科學事件,來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20年前還沒有網路的年代,他就應用實況轉播球賽給觀眾的技術,讓中學生開始接觸科學,巴勒德說:「如果不在8年級(相當於國中二年級)讓學生對科學發生興趣,之後就很難了。」目前 JASON計畫課程包括有符合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SES)的氣候、生態、能源等熱問議題,課程內容可在JASON教育計畫 (JASON Project)網站上參閱。

4/21/2009

新書摘要:美國國家競爭力發展策略兩年檢討報告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0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10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首次發表「穿越風暴:為美國締造更光明的經濟前途」報告書(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該報告書呼籲美國政府為提升國家全球競爭力進行改革與投資。報告書主要針對四領域提出建議:K-12科學與數學教育、科學與工程研究、科學與工程高等教育、鼓勵創新。

2008429日,有500位商業、政府、學界代表,齊聚美國華府,針對「穿越風暴報告書」進行後續會議討論。該會議針對美國政府近兩年對「穿越風暴報告書」的回應,以及近兩年美國在教育、研究、創新的改革進行檢視。會議並提出美國未來應優先考量的公共政策脈絡,針對上述四領域進行建議。

1K-12科學與數學教育(K-12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會議建議美國政府持續鼓勵主修科學與數學的大學畢業生投入教師工作,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並且鼓勵高中開設科學與數學的進階課程。會議針對教師聘用、訓練與支持的具體建議是,增加類似德州大學的教師培育方案(UTeach Program),鼓勵主修科學、數學與工程的大學生取得教師證照。其次,鼓勵在職教師回到大學進修,取得科學與數學學位。第三,促進弱勢學區與大學、私有公司之間的合作,以提供更多學習資源。會議針對K-12教育與大學入學的建議是,州政府、學區與學校應提供更多高中先修課程(AP courses)的學習機會,因為先修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大學教育。

2)支持基礎研究(Support for Basic Research):「穿越風暴報告書」呼籲聯邦政府增加對於長期基礎研究的投資,美國政府當時也回應將在7年內逐步增加國家科學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與國家標準與科技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的預算。然而,本次會議檢討美國政府在2008年並未投入相等的研究與發展經費,因而嚴重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的研究發展。會議認為,基礎研究是美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許多20世紀的新科技,例如:電晶體、生物科技,均來自基礎研究的發現,並且形成工業與財富的基礎。其次,「穿越風暴報告書」也建議聯邦政府支持初任研究人員,以及高風險、但具高價值的研究,提供機構獎助以刺激科學與工程研究,補助環境與能源關係的研究。

3)科學與工程高等教育(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igher Education):「穿越風暴報告書」建議美國政府應盡可能提高美國公民獲得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學位的比例。此建議其來有自,美國本土學生近幾年獲得工程博士學位的人數正在減少,國際學生獲得工程博士的人數則不斷增加。換言之,美國為世界培育大量的科學與工程專家,但卻因為國家簽證政策的僵化,使得這些人才無法留在美國服務,因而在未來1020年之間,美國將會有科學人才的斷層出現。正當美國學生人口的少數族群比例逐漸增加的同時,如何提高少數族群學生攻讀科學與工程學位,以培養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將是美國未來的重要挑戰。可行的改革方向,例如德州大學泛美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Pan American)的西班牙文工程、科學與科技學程(Hispanic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STEC),便是幫助少數族群獲得科學學位的重要例子。會議建議美國應增加類似HESTEC的學程,以提高少數族群與女性就讀科學與工程相關學位的比例。

4)鼓勵創新(Incentives for Innovation):「穿越風暴報告書」建議決策者改善美國的創新環境,提高智慧財產的保護,制訂研究與發展的稅賦獎勵制度(R & D Tax Credit),普及化全國的寬頻網路。會議認為這兩年來,在這些方向的努力不足。會議認為美國除了要積極更新研究發展的稅賦獎勵制度外,其他稅制的創新以鼓勵公司建立良好研發體系也很重要。會議也強調,美國一直以來的獨特創新優勢在於,對於新移民與新概念的開放性,以及面對競爭的自信心。會議並認為,美國競爭力的來源也來自人才、知識與創意的多元性與批判思考的精神。最後,美國公領域與私領域之間的合作互動,也是創新與競爭力的來源。美國大學長久以來與業界合作的經驗,強調學術知識的實用價值,藉以提昇美國的工業生產與銷售競爭力,是美國必須保持並持續發展的重要層面。

本報告全文可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網站下載: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2537

 

加州大學系統變更錄取政策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5加州大學系統新聞稿、33星島日報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展示他們的能力,同時繼續提供錄取最優秀學生的擔保,加州大學系統校董會200925通過改變大學新生入學要求;這些改變將影響到2012年的秋天申請入學的學生。

新的入學資格要求,是根據加州大學學術評議會(Academic Senate)提出的建議,所有申請的學生只要在高中最後一年年底前,完成加州大學要求的15項大學預備課程中至少11項,取得平均成績3.0以上(額外加權8個學期的榮譽課程),並參加美國大學測驗 (ACT)寫作測驗,或是學術評量測驗理解測驗(SAT I Reasoning Examination),都會被其所申請的加州大學分校全面而完整的審查資格。在這些學生中,ACTSAT I考試成績和加州大學認可課程成績,名列全州前9%的畢業生,將被保證至少被一個分校接受,另外,在高中畢業班成績前9%的學生,也同樣會被保障。這將確保傳統評量中表現優秀學生不會被加州大學排除在外。

加州大學總校長Mark Yudof表示:「這個改變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告訴加州高中生,如果他們努力,選讀具有挑戰的課程,並且表現良好,他們申請案件將獲加州大學接納。」

根據新的招生政策,未來的加州高中生將不再需要接受SAT II考試;加州是目前唯一公立高等教育系統要求SAT II的學校。學術評議會主席 Mary Croughan表示:「經過廣泛研究顯示,SAT 單科考試(即SAT II)對加州大學選擇優秀學生沒有具體幫助。」

總校長Yudof接受華文媒體採訪提問新政策將降低亞裔錄取率時表示,新規定將使更多優秀高中畢業生有機會申請加州大學,接受全面資格審查,這對所有族裔都是公平的。他並保證,此舉不會降低學術品質,新制度將比機械化的數字評估更加公平,過去的方法並不能全面看待學生以及他們的生活經驗。比較2007年的13.4%學生具有資格申請加州大學,預估新制度實施時,將有21.7%的高中畢生會被加州大學考慮。

由於家長和學生需要時間去了解和準備的新要求,新制度將在2012年秋季實施。在此之前,加州大學將進行廣泛的宣傳,以確保家長、學生和高中輔導員獲得充分了解。總校長重申:「天下沒有完美的入學錄取制度。但是,我認為這項新政策將使加州大學的錄取過程更公平,同時維持我們的高學術標準。最重要的是,我相信這將遴選出足以符合苛刻的加州大學教育要求,並滿足加州社會和勞動力需求的新一輩。」

開發及節約能源大作戰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綜合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

(1)       2009219日,校園電子報 (eSchool News)

(2)       200933日,洛杉磯時報

 

數以千計的美國大學生經常使用心肺運動器材來健身或解除課業壓力,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靈機一動,便利用一種可以蓄電的新型運動器材,來增加能源來源,在全美各大學可是創舉。

這些發電運動器材是位於佛羅裡達州的ReRev工廠開發研究,名為ReCardio的機種,目前正申請專利中,估計全年約可生產3500千瓦工時的電力,相當於一個小型家庭所需。雖然產生的電力不多,但校方表示,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最大化產出的電力,並從中學習、思考這樣的器材為學校帶來可再生能源的機會。

2007年起奧瑞岡州立大學的學生就發動表決決定每學期多繳8.5美金,用來採購校園�可再生能源設備,到現在,在學生的草根性自發行為支持下,全校3/4的電力都是來自可再生能源。

年輕人體力足,空檔時間健身運動,現在只要經過科技的轉換,這些都是現成最佳能源的生產設備,值得好好利用。目前雖未被大量採用,但具有潛力,可預期的是將來各大校園,學生上健身房一邊跑步,一邊還可以檢視顯示器上標示已生產了多少電力,健身和綠色環保目的同時都達到,成就感十足。

在進行開發能源的同時,節省能源的方案也不能少,加州Glendale學區開始禁止老師帶小型電器用品到學校使用,如微波爐、咖啡壺等,學區說一年下來可以節省6萬元之多的電費,當然,這套措施必然引起學校老師的反彈,許多老師表示,上課時間緊湊,大部分的時間都得待在自己的教室裡,沒時間去教師休息室喝杯咖啡或午餐,雖然這會造成老師們的不便,但節省能源已是當前各學區優先選擇,如夜間電腦關機及設定熱水溫度等等18項節省能源的措施,都陸續施行,禁止使用私人的電器用品也包含在內。

但也有學區視實際狀況通融教師在課堂內使用私人電器用品,Rialto學區要求教師報准才能使用冰箱、微波爐等電器,90%的教師嫌麻煩,乾脆停止使用。Jurupa 學區則設定明年起每一項電器用品的使用費,如電冰箱為40美元,微波爐、咖啡壺為10美元,讓大家來分攤電費。

4/10/2009

歐巴馬大力改革獎助學金制度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27日,洛杉磯時報、星島日報

 

美國政府擬大力擴展聯邦政府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確保高等教育的可負擔性,以使學生取得學位或證書,教育部長鄧肯表示:「我們要終結聯邦政府教育零責任的時代,直接投資攸關未來經濟前景關鍵的人力資源。」

 

獎助金將按通貨貨膨漲率調整

 

歐巴馬2 26日宣布明年度預算書中,將大幅增加教育部的經費至467億,比今年增加了12.8%,並且將大幅擴張政府在大學財務負擔中扮演角色,讓更多學生上大學,包括把對低收入家庭所設的大學生財務補助計畫──裴爾獎助(Pell Grant),除了今、明兩年提高上限累增800美元外,還將首次按年通貨膨漲率調升。

 

裴爾獎助是大學獎助的基石,但飛漲學雜費在過去20年裡,削弱其價值。20年前,獎助款可以涵蓋50%的公立大學教育費用,包括食宿,和20%的私立學院。到2008年,這一數字已下降至32%的公立大學的費用和13%的私立大學費用。

 

歐巴馬建議改變裴爾獎助成為如有社安制度(Social Security),給予強制性的撥款,並把裴爾獎助與年度通膨率掛鉤。根據預算案,從今年71日起,裴爾獎助的上限將由4731元增加到5350元,明年進一步增加至5550元,一改長久以來獎助金和學費升幅脫節的現象,而且助學金日後會每年按通膨幅度調整,估計未來10年累計增幅達75%

 

學生貸款改由政府直接辦理

 

與此同時,歐巴馬也尋求整頓學生貸款制度,聯邦政府將會在明年停止對私營貸款機構每年40億元的利息補貼,加強政府的直接貸款,以節省金錢,並保護學生不受金融動盪之苦。奧巴馬還呼籲簡化了複雜的財務獎助申請程序,但他沒有進一步說明他將如何做到這一點。

 

私人學費貸款在整體教育獎助計畫中占了主要比例,如去年,政府補貼的「聯邦家庭教育計畫(Federal Family Education Loan, 簡稱FFEL,貸款資金來自私人借貸公司,由聯邦政府作擔保)合計共為600萬名申請學生提供了560億貸款,遠高於政府向150萬名申請人提供的140億元。

 

即使在經濟困難和預算充滿艱困抉擇的時刻,歐巴馬仍呼籲大幅增加教育支出,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支出,歐巴馬要實現他的競選諾言,給每一個兒童上大學,或追求高等教育的機會。

 

此案雖獲得教育界及部份國會議員的支持,不過,是否能獲得國會通過,仍是未定數,反對者認為,聯邦政府直接貸款的成本及風險性過高,最後政府將發覺根本沒有能力可以處理每年達600億的貸款業務。

加州大學抽查入學申請資料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廸珣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17日,洛杉磯時報

 

要查核每年申請加州大學系統的98千名學生所寫的申請資料及課外活動等事蹟是否屬實,的確是一件苦差事,但加州大學在Concord地區有一個查核辦公室,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專門抽查學生申請表所列的事實可信度如何,如果當事人刻意迴避調查,或被查出有虛偽不實的資料,可能被立即取消錄取資格。

 

通常大學入學資格審查人員會對一些看起來可疑的申請者會有些非正式的調查,但像加州大學系統正式且有系統的查核學生資料,尚屬首例。校方表示,查核用意並不是要嚇唬學生,但是入學申請程序是非常嚴謹的事情,學校希望維持它的完整性。

 

加州大學系統申請新生暑期結束要註冊入學前,都得提出高中最後一學期的成績單,如果成績不佳,會被撤銷錄取資格,因為這也間接懷疑到先前自報的學業成績有吹虛的可能。2001年以後,加州大學開始重視學生個人成就表現,認為與成績單及各種測驗成績同等重要,便與教育測驗中心(ETS)合作抽查學生課外活動報告的真偽,在每年1月及2月,抽樣選取一些統計學上具代表性的樣本,被抽到者輪流在申請表的8個的項目下提出1個可以證實的內容,如曾是足球隊的四分衛、在麥當勞打過工或曾加入食物銀行的義工行列等,只要能提出學校報紙剪報、戲院節目單影本、教練或顧問信函、薪水單等都算數,有些更積極的申請者會提供表演的錄影帶、作品或獎牌勳章等來證明。

 

根據查核辦公室統計,每年1000個受測者中,只有10-15個提出的證據不足,經過連絡追蹤後,不回復或無法再提供更進一步訊息被認為純屬欺騙者,只有少數幾個。該辦公室的發言人表示,他們調查時是以希望學生澄清有疑慮的地方為出發點,他們行事也非常低調。

 

查核辦公室剛開始運作時,發的信函還被學生不當一回事,回復率不高,但後來被提醒如果申請填寫的資料不全或不正確,經信函催件補正,仍置之不理的話,就會被取消資格,回復率才大大攀升,

 

因為學生面臨要展示完美表現的壓力,逼得各個學校也不得不拿放大鏡來檢驗申請資料,現在連作文也開始被懷疑,因為網路發達,看似完美的作文也有可能是從網路上抄來的。

 

小孩到底是小孩,敘述時難免會誇大些,特別是學業成績較低的學生,會在課外活動成就上加油添醋,以彌補學業成績的不足。不過,高中升學顧問表示,為了學生自己著想,他們會要求學生誠實以對,因為不論是入學或是獎助金申請,事實上,都是有可能被查核的。

 

4/06/2009

經濟衰退如何影響孩子未來?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18日,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根據過去經濟衰退時的研究顯示,經濟衰退對兒童未來職業的前景及期望影響深遠,有的孩子將面對持續的挫敗,而有的將成為目標明確、積極主動的人。結果是好是壞,部分端視孩童的年齡、或是父母作出的榜樣,以及這些孩童能否被激勵培養出協助家庭走出危機的能力而定。

 

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影響

 

耶魯大學Lisa Kahn之前的研究顯示,大學生是受到打擊最大的一群,1980年代初期上一波經濟衰退時進入職場的畢業生,比起那些畢業時經濟景氣的年青人,至少有10年間賺到的薪水要少得多。Kahn博士另外一個去年刊登在勞動經濟期刊(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對39千多對父子,追踪21年研究結果發現,父親被裁員的兒子,年收入比起父親沒有失去工作的同輩,少了9%。經濟蕭條時畢業的年青人,也通常從事較低階(lower-prestige jobs)的工作,甚至在經濟復蘇後也不會有所改變。真正的原因還不明確,不過有些能夠積極投資自己,爭取較高階工作,並在經濟好轉時重新開始;有些則可能感恩雇主在不景氣時伸出援手,因而未能更上層樓。

 

較小的小孩在經濟衰退時心理一樣會受到影響。北卡羅萊納大學社會學教授Glen Elder在他的「大蕭條時代的孩童」(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的研究中發現,那個年代小孩的自我形象深深受到同性的父親或母親的影響;因為傳統性別角色的觀念,年輕男孩其實受傷害最深,他們看到他們的父親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自我認同感。由於學齡前及小學生年紀太小,他們不能理解原因也不能幫忙家裏的經濟情況,於是可能終身籠照在缺乏主動精神、信心不足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低落危險的陰影下。

 

困苦中的人成長最快

 

Elder 表示,遭遇最好的是那些青少年,他們未到就業年齡不必受最嚴厲的考驗,但又大得可以找外快打工;他們處於一個充滿機會的時期,正可以汲取大時代的教訓。生在大蕭條時代困苦家庭出身的年輕人,他們的成長最快,許多在高中畢業時很快就立定未來職業的志向。

 

危機中習取教訓

 

當然過去的經驗不必然重演,而且現在的家長已經在目前的困境中吸取教訓。根據去年被裁員的77名白領失業者所作的調查顯示,這些父母更懂得要求孩子要準備好自己,教導孩子他們習得的技能、培養孩子創業的精神,以渡過難關,加上一點幸運,這些孩子中有許許多將來會學得教訓並且青出於藍,不會再成為惡劣經濟下的受害者。

美國教育部長的教育改革方針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2009219日,數位校園報 (eSchool News)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刺激經濟方案中有巨額經費投注於教育,其中用於教育革新(educational innovation)的新增經費金額高達50億美金;未來的兩年,各級公立學校將會得到聯邦教育部史無前例的高額補助,比去年教育經費多出將近兩倍之多。

 

重塑美國教育體系契機

 

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指出,他及歐巴馬希望的不僅是保住教師教職及翻新老舊的校舍,真正重要的是為21世紀的需求重塑教育(reinvent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並且從而改變聯邦政府在公立教育中的角色。鄧肯強調,這是大家討論已久,實現重新定義聯邦在教育中扮演角色的契機,而且是一生一次的機會,大家要作的是摒棄長久以來的官僚主義,變成引領革新及改變的引擎。

 

在整體刺激經濟方案的7,870億美金的經費中,50億顯得不足為道,但是相較過去歷任教育部長可以運用的1,600萬美元,鄧肯可說是掌握最多資源的教育部長。

 

如何經費運用有待決定

 

雖然217日國會已經通過這些經費,但如何支配運用得等鄧肯及顧問團作出決定,並到下個會計年度,也就是101日才開始支用,目前看來是會針對已經達到顯著進步的州,或是足以為全國教育改革模範的計畫,給予經費以作為獎勵。

 

以田納西州為例,近來針對高中生畢業標準,以及課業學科標準都加以修正,使學生需要更努力用功才能順利畢業,該州官員甚至計劃更嚴格的全州標準考試。這就可能符合鄧肯團隊的獎勵範圍。

 

又如加州目前在16所高中校園施行的ConnectEd教育課程,將學科與實際應用結合,課程包括太空、生化醫學以及其他行業,目的是為學生作好未來進入大學或職場的準備,並減少輟學,把學生留在學校加州希望推廣到更多學校,但限於經費無法如願,這類課程中的教師訓練、設備及技師的協助都所費不貲。

 

總括來說,各州想要爭取到經費,必須在以下各項有所進展:

1.       提升教師授課效能,尤其是要延攬優秀教師進入低收入、少數族裔學校授課。

2.       建立資料庫,以追蹤了解學生每年學習進度。

3.       改善教學標準,提升測驗成果。

4.       支持協助落後學校。

 

目前美國教育確實明顯落後,每5個學童之中,有3名無法達到該年齡應有的閱讀或是數學能力。每4個高中生中,就有1名輟學。跟其他努力推展數理科學教育的國家相較,美國已失去競爭力。

 

「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這位新科教育部長鄧肯指出,「既然國家提供如此雄厚的後盾,我們要把每一分錢都致力在提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