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2010

美國再次檢視「穿越風暴」執行成果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資料來源:20109月,美國國家科學院

 

200510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首次發表「穿越風暴:為美國締造更光明的經濟前途(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報告書,呼籲美國政府為提升國家之全球競爭力做準備。20084月,則有500位政府、學界、商界代表,齊聚美國華府,針對「穿越風暴報告書」進行後續討論,並檢視美國政府在2006年到2008年之間,對「穿越風暴報告書」的政策回應。

 

20109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再次出版後續報告,書名為「穿越風暴的再檢視(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Revisited)」,本書之主要目的在檢視美國在「穿越風暴報告書」出版的5年後(2005-2010)所處的世界位置,並指出目前美國所面對的全球競爭挑戰。報告指出,這是對美國政府與各領域公民的喚醒,因為根據報告的研究結果,美國目前的全球競爭力並沒有顯著提升,甚至在過去的5年內,還有下降的趨勢,報告呼籲美國政府需在「創新」進行更多的投資。

 

報告指出,在過去5年間,美國人民在全球經濟體系當中,對高素質工作的求職競爭力是呈現下降的趨勢,政府還是需要繼續在教育與基礎研究上投資,以求知識資本、創新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再進步。報告指出美國整體競爭力的下滑,可以從幾個指標觀之:

12009年有51%的美國專利權授與非美國的公司;

2)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高科技出口國,中國目前也是世界生物醫學研究論文產量的第2位;

3)在1996年到1999年之間,有157種新藥在美國獲得核可,不過在2000年到2010年之間,只有74種新藥獲得核可;

4)最新調查顯示有1/3的美國製造業認為自己缺乏關鍵技術。

 

此外,報告也指出,美國的教育系統在過去5年間,在數學與科學學業表現上僅有稍微進步。根據ACT的大學入學報告,2008年還是有78%的美國高中畢業生的數學、科學、閱讀、英文能力,未達進入大學修相關基礎課程的能力標準。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則將美國的數學與科學教育品質列為全球第48名。

 

因此報告總結美國的全球競爭力較之2005年更差,過去的「穿越風暴報告書」呼籲美國政府加強K-12教育,並且加倍聯邦政府對於基礎研究的預算。雖然美國在部分領域有所進步,但是受到全球經濟衰退與國家債務急速增加的影響,因而在經費投入的決策有所遲滯。加上其他國家有長足的進步,使得美國競爭新工廠、研究實驗室、行政中心與專業工作的能力未顯進步。

 

美國在2007年通過了美國競爭力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授權執行「穿越風暴報告書」當中的多項政策建議。不過其中的多項指標並未實際獲得經費支持,直到2009年才又增加對於K-12教育的聯邦預算,提供數學與科學師資培育的獎學金,並支持能源類的進階研究計畫等。但是,報告也指出,美國競爭力法案即將過期,因此報告建議美國政府重新授權競爭力法案,並且進一步制度化「穿越風暴報告書」當中的政策建議。報告認同目前美國的財政狀況之困難,但是認為應將基礎教育與基礎研究的經費視為一種長期性「投資」,因為知識、人力、創新為保持國家經濟力量的根本,並且也是提供健康醫療、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的基礎。

 

研究報告總結,5年前「穿越風暴報告書」重視的人力資本、知識經濟、創新研發,仍應繼續重視,另外美國依然需要將公共教育系統與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視為高度優先。

比爾蓋茲基金會宣布對美國教育再挹注巨額獎助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

資料來源:201098eSchoolNews

 

蓋茲基金會(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近日表示,將在未來8年陸續投資25千萬美元,作為發展「下一世代教學工具」的經費,以協助各州政府與學區達成「共同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設置。

 

該基金會已經是美國幼稚園到高中(K-12)及高等教育的主要贊助機構之一,同時也計劃要資注以數據資料分析為基礎的研究,以探討如何修正「共同課程標準」及其評量方式,提升學生在課業及職場就業成功的機會。

 

由各州教育首長協會(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以及全美州長協會(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共同倡議的「共同課程標準」,是一套K-12的英語與數學課程標準,各州都可以參考使用。初始的想法是基於全美各州標準不一,落差過大,不如統一制定各級學生應有的學習目標。

 

這套課程標準最終版本在今年初首次發表,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6個州與華府特區採用。

 

支持發展及採用這套課程標準,也是蓋茲基金會在2009年的教育重要資助項目之一。據了解,該基金會在去年投注了37,000多萬美元在美國的教育,另外有1,900萬美元則是用於圖書館。除此之外,還投資在提升教師素質以及改善教育資料系統。

 

儘管這個全球最大慈善機構對於教育貢獻良多,但是仍有輿論對蓋茲基金會有所批評,包括,資助決策過程神秘;基金會董事會不能廣納意見,似乎是少數人掌控過多資源等;也有聲音建議該基金會將部份經費,關注沉痾多年的醫療健保體系。

 

加州新法案規定:子女缺課太多 家長受罰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0930,加州水星報

 

加州繼在今年九月間通過「家長責任法」(Parental Accountability Act),規定如果未成年人參與幫派犯罪,其家長或監護人必須參加專門應對幫派問題的親職教育課程(anti-gang parenting classes)之後,再度在九月底通過法令,對在義務教育階段缺課太多的學童父母祭出罰則。

 

這項將在明年一月起生效的SB1317號法令規定,如果子女缺課太多,或者長期經常性曠課,州檢察官將以輕罪(misdemeanors)起訴父母,最高可判入監一年或處以2,000美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兩者併罰。

 

此法案實施對象只限於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童,包括六歲幼稚園階段到八年級,起訴的檢察官必須證明,家長未能合理的監督及鼓勵子女去上學。

 

提出法案的民主黨州議員雷諾(Mark Leno)表示,此法案規定,法官可以裁定延遲對家長的處罰,以鼓勵家長努力確保子女按時上學。

11/18/2010

同學會會長聯席會議熱鬧登場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0926,文化組新聞稿及世界日報

 

台灣每年有近3萬名留學生在美國就讀,留學地點分佈全美各地。教育部在全球共設有26個服務據點,在美國有7個文化組,各文化組或派駐人員的任務除促進各國與台灣的學術教育交流外,留學生服務也是重要的一環。

 

為建全同學會網絡、提供各校同學會幹部彼此認識及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期望他們回到校園後好好發揮同學會服務及國際文化宣傳之功能,教育部每年編列經費,提供駐外單位辦理相關會議及活動。駐洛杉磯經文處文化組特別在新學年開始之際,於925在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mansor Court舉行第18屆中華民國同學會會長聯席會議。

 

本屆聯席會議仍秉持過去普遍均衡原則,廣邀駐洛杉磯文化組服務區內之各校同學會會長或代表參加,計有來自洛杉磯、聖地牙哥、夏威夷州等地各大學中華民國同學會會長或代表,包括夏威夷大學、加大洛杉磯校區、加大爾灣校區、加州州大長堤校區、加州州大富樂頓校區、加州工藝州大波莫那校區、加州理工學院、南加大、加大聖地牙哥校區、加大河濱校區、克萊蒙研究院、藝術設計學院等十餘校,近50位學生代表參加。

 

文化組並編有「同學會長參考手冊」,提供同學會經營理念、實務及辦事處各單位可提供各項資源等文章,以利傳承及分享經驗,幫助會長及幹部辦好會務。

 

駐洛杉磯經文處處長龔中誠到場與學生會面。他表示,在台灣進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定後,各領域都有不錯的發展與就業機會。他鼓勵留學生明年中華民國建國100年,能積極參加各項慶祝活動。

 

經文處各組包括商務組、新聞組組長李大塊、科學組秘書呂學祥,負責領務的楊爵鴻等人也出席,進行各單位簡介,同時回答在場學生問題。

 

對於部分學生詢問畢業後學歷認證問題,楊爵鴻表示,很多學生返台後尋找教職等工作時,才發現學歷並未認證,請美國親友代為到經文處辦理,但學生在台灣須寫授權書,同時填寫完整表格。

 

文化組組長藍先茜也提醒學生們畢業前「要把學校欠款繳清」。她說,曾經發生過學生辦理學歷認證時,被發現未繳清校內交通罰單,導致畢業證書被扣留,因此千萬不要想畢業就可以不交罰款。

 

文化組也趁此機會,邀請幾位教育部公費生及留獎生與會。目前在洛杉磯加大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楊正誠說,他念人文社會科,希望畢業後返台發展,因此包括學歷認證、找工作等相關議題,在此次會議均獲益良多。

 

響應環保的議題,今年文化組在下午的專題演講節目中,特別邀請環保專家黃鐵嶼主講「地球公民的星際領航:駛回350ppm軌道」,以及知名廣播人王祈主講「如何擁有好情緒與好關係」,希望同學會會長及幹部在課堂學習之餘,也要學習扮演好地球公民的角色,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並能在情緒管理及與週遭人員關係的建立上,有正確的認知,才能享受快樂的人生。

 

 

美總統歐巴馬新學年談教育改革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0927,國家廣播公司報導

 

歐巴馬總統在27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節目(Today)的主持人 Matt Lauer將近30分鐘的專訪時表示:「只投入教育經費,是不可能挽救今天的美國學校。只有重大的改革,例如延長學校上課天數及提升教師專業等,再搭配額外的經費補助,才有可能奏效。」

 

歐巴馬總統直言:「依據統計顯示,過去幾十年以來,美國花在每名學生的教育經費數額節節高升,不過成績卻是每況愈下,我們不可能如此無窮盡的投資,對一些窮困到使用過時的教科書的學校而言,給他們資助可能很有幫助,不過對其他的學校,光只給錢,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因此,歐巴馬政府將推動包括提升標準、培養及激勵優秀教師、減少官僚干擾及有效分配資源等教育改革。歐巴馬並表示,對於不能符合期待的老師,我們需要給他們機會改進,但我們必須讓無法改進的教師離開。

 

歐巴馬的訪談為國家廣播公司所進行的為期一週「美國教育」(Education Nation initiative)專題系列報導,揭開序幕。在白宮進行的訪談中,歐巴馬回答一位透過網路提問的6年級學生的問題,他重申支持美國學校延長上課天數。雖然沒有指明該延長多久時間,但歐巴馬明指,美國學生比其他先進國家學生少上了將近一個月的課,因此雖然延長上課天數會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經費,但是是值得花的錢。

 

對於教師的角色,歐巴馬提到他將與工會合作,也尊重工會保護會員的職責,但全美國有1/3的學生輟學,工會不能只想維持現狀。他進一步說,他了解大多數的老師都想作好工作,因此我們必須能夠指認出那些是稱職的老師。此外,他也關切中產階級學區學生數學及科學成績直落的問題,過去美國的學生成績名列前茅,但在21世紀的今天,美國學生科學全世界排名21名、數學25名,因此他宣布將訓練1萬名新生力軍,投入數學及科學教育的工作。

 

除了政府的改革工作外,歐巴馬總統也以同為家長的身份,呼籲家長們應盡起責任,為子女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放任他們,他們下課後會在家看上大半天電視,就算有最好的老師,也沒有效,因此父母必須明確讓學齡的子女了解,他們現在的工作與職責就是學習。

加州家長責任法明年一月生效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0917,巴沙迪那星報及聖谷論壇報

 

由加州民主黨眾議員門多薩(Tony Mendoza)提出的「家長責任法」(Parental Accountability Act)在本月17日經加州議會通過,將從2011年元旦起生效。

 

根據這項新法令,未來如果未成年人參與幫派犯罪,其家長或監護人必須參加專門應對幫派問題的親職教育課程(anti-gang parenting classes) ,以便提供資源並讓家長們了解如何更好安排子女的課外活動及儘早發現子女的犯罪徵兆,此外還要求與受害人家屬面對面會面交流。

 

2007年就開始推動此項法案的門多薩表示:「要家長負起應負責任的時機已經到來,讓家長有所需的資源來幫助他們的子女」是此項法案的主要目的。他進一步表示:「子女的管教問題已成為家長及監護人的重大挑戰,家長及監護人必須及早意識到要為他們子女可能參與幫派的行為負起責任。」

 

洛杉磯聯合學區將率先提供這類的親職教育課程的學區之一,該學區擁有加州數一數二的龐大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體系,經法院推薦而來上課的家長,必須支付課程的費用;未來加州其他的學區也將陸續開設這類的特別課程。

11/02/2010

OECD公布2010年會員國教育概況統計報告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資料來源:20109月,OECD Website

 

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公布2010年會員國教育概況統計報告,OECD每一年均發行最新的會員國「教育概況報告」(Education at a Glance),以用作國際比較,找出有效政策以協助會員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進而透過政策制訂增進學校效能。

2010年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復甦過程中,多數OECD會員國要面對公共財政的困窘以及持續刺激長期經濟成長的挑戰。教育作為多數國家公共支出的重要部分,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投資,更需回應新科技進步、人口結構改變、以及勞力市場的結構改變等問題。

2010年的報告也發現,多數OECD會員國對於教育的公共投資,能夠有效獲得未來稅收的回報。平均而言,OECD會員國的公民若能接受大學教育,較之僅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其工作生涯能夠多回饋政府約119,000美元的稅收。其次,OECD會員國政府對於每一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資,可以獲得3倍左右的稅收報酬,另外對於社會的隱性好處可能更多,因為教育的回饋並不限於稅收。

報告也指出,在OECD各國的人口和勞力市場結構轉變的同時,接受教育可以幫助個人在勞力市場當中存活更久。以2008年的統計數據來看,當國家遭受經濟衰退衝擊時,學歷較低的個體會有更高的失業率。報告還指出,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下,高技術性工作對於員工的教育程度要求會更高,也因此各國應重新思考教育政策,需一方面能鼓勵個體接受高等教育,但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思索能夠有效運用高素質人力的政策與環境,以同時保留高教育人才並能提供高技術性工作的供給。

當勞力市場對於教育程度的要求提高,那麼成人繼續教育的需求也會增加。不過研究報告指出,OECD會員國多數接受繼續教育的成人,多已具有大學學歷。而具中學以下學歷的成人,顯著較少有機會接受繼續教育。換言之,學歷較低的成人較難獲益於成人教育機會的增長。

報告指出,近幾年令人憂心的趨勢是,雖然OECD國家對於教育經費的支出有顯著成長,但是許多國家的學生學習成果的品質並沒有一致性的提升。事實上,增進教育系統的效能並讓投入之公共經費有最高的回報,一直是教育政策的艱困目標,需要教育系統發展有效的機制,去瞭解並且回應變化萬千的經濟與社會需求。有效的教育政策不應只關注教育本身的問題與統計趨勢,還要密切觀察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以及如何善用人力資源,高教育程度的人力是不是能有匹配的工作,進而產生更好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未來OECD關注的不只是國家花費了多少教育經費或者是有多少人完成學位,重點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成果以及教育投入對於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

報告認為,未來個人與雇主對於教育系統的期望為:(1)能更有效回應社會與企業的需求變化、(2)提供更高品質的學習環境、(3)學生能在適當的時間、地點習得適當的技能、(4)提供個人化的學習內容、時間、方式、(5)入學條件、年紀的鬆綁、入學方式的多樣化、(6)發展有效、公平、且具學理依據的收費模式。

2010OECD教育概況統計報告書可於以下網址下載閱讀:http://www.oecd.org/dataoecd/45/39/45926093.pdf

美國幼兒教育學會專欄報導:跨國合作協助台灣風災兒童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摘要

資料來源:20109月,Young Children

9888日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造成619人失去生命、76人失踪,導致1313所學校遭受損害、1335名學生被遷徒到其他學校就讀,事件發生後,許多災區的兒童突然失去家人、家庭及學校,變成了孤兒,極可能遭受心理上的創傷,其他非災區的兒童因接觸大量的媒體報導,也可能產生心理上的悲傷情緒。

兩位美國幼兒教育學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亞洲論壇(Asian Interest Forum)成員,同時也是我國學人的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校區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系的嚴淑珍副教授(Dr. Jenny Yen)及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校區兒童與家庭研究學系的羅雅芬助理教授(Dr. Yafeng Lo),很快的就結合個人長期投入心理諮商工作的經驗,以及美國風災處理的研究及支援策略,總共撰寫4篇專文,對此次風災學生心理輔導提出六大具體幫助學童的方式,例如:保持情緒穩定、瞭解孩子的感覺、教會孩子處理情緒及事情的技巧、強調孩子的韌性、良好的同儕關係、大人要照顧好自己,提供給教育部作為參考,並隨著教育部電子報372期及373期的連載及台灣媒體的報導,傳達給全台灣的心理輔導專業單位及家庭、學校作為參考。

        除此外,嚴教授與羅教授將文章輯結,編成了「災後兒童守護手冊」,嚴教授表示:「這本手冊是根據孩童受創程度及年齡提供不同的建議和例子,希望可以提供父母、老師、社工人員參考,藉此陪伴孩童走過創傷,重新找回熟悉的生活節奏。」淑珍教授又與兒童文學作家嚴淑女、插畫家陳郁如共同撰寫製作了「莫拉克颱風」的社會故事,提供給教育部,供各界免費下載,請點選以下連結:

災後兒童守護手冊

莫拉克風災的社會故事

 

        本月嚴教授等又將這項經歷與過程,撰寫成「Aiding Young Children in Taiwan's Typhoon Disaster」一文,將這項跨國合作記錄成文字,與美國的同業分享,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www.naeyc.org/yc/columns/minds

http://www.naeyc.org/files/yc/file/201009/OnOurMindsOnline0910.pdf

 

        嚴教授及羅教授所撰相關兒童風災心理輔導文章,請參閱教育部電子報:

372

2009-08-21

莫拉克颱風之後如何幫助孩童心理復建

373

2009-08-27

不會為自己說話的受害者-災後孩童心理創傷輔導策略

373

2009-08-27

父母如何協助3-18歲孩童處理風災後的情緒管理

373

2009-08-27

老師在幼兒教育災害預防上所扮演的角色

 

美教育週刊評論:評鑒應重視教學品質更勝於教師品質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楊正誠摘譯

參考資料來源:201098,教育週刊

 

正當國內討論教師評鑑,教育團體呼籲教育部建立完善的教師評鑑、教師分級等制度之際,不約而同的,教師評鑑及教學績效的議題,也在美國引起許多的爭論,特別是在如今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之時,特別受到矚目。

不過,美國教育週刊日前一篇評論指出,過去30年美國的教育改革著重學校效能,過度重視效能與評鑑指標的結果,便是損及中小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之彈性。過度強調特定的教學規範與流程,則將使中小學教學更形僵化。評論進一步指出,聯邦政府的有教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一直以來模糊了對於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的概念。

評論認為績效責任的真正意義,指的應是教師將教室當中的工作、教學、與學生學習視為自我的責任。不過,在有教無類法案下,績效責任似乎被曲解為無止盡的「考試」、「檢討」、「進步」。雖然績效責任制度有許多優點,不過美國教育界忽略了績效責任的缺點與適當的平衡機制。政府過度嚴格控制學校的教學,將忽略孩童是透過多元方式進行學習的本質。

評論認為,美國已經逐漸走向,教師只重視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忽略「如何(how)」進行教學的教師本質。當然知識內容本身很重要,但是教師並非於完美情境下教學,忽略「如何」有效傳遞知識給學生將帶來負面結果。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不斷嘗試多元方式的歷程。評論認為,假如教師要讓學生的生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那麼教師的任務應是建立績效責任在「如何教學」上。

此外,什麼樣(what)的知識內容也引起很多辯論,例如:知識標準是什麼?有鑑別力的評量為何?什麼樣的課程合理?什麼樣的資料應被分析?顯而易見的是,過度重視內容、標準、評量,將繼續擴大這些隱匿在指標當中的學校缺失,亦即:不將教學視為一種流動的藝術,並且非可具體量化的指標。

在有教無類法案下,美國教師忽視如何(how)教學與學習的問題,轉而聚焦在評量、再評量每一所學校應達的年度進步指標。這些指標包括:標準測驗分數、學生人口趨勢變遷、班級學生數、學生就業數、貧窮學生數、弱勢學生數等等。至於教學的努力程度等無法被量化的部分,則不得到足夠獎勵。

儘管歐巴馬政府已經努力增加聯邦政府對於K-12教育的預算,不過教育的實際改變還是需要地方學區與學校重視教學,並將教學視為一種教育實踐,非而統計數字。學校行政應該做的,是對教師提供有效的支持,並且提供有建設性、全面性的引導,幫助每一位教師知道如何教學、並讓學生融入學習。

從美國教育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過度強調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會讓教育走向不健康的平衡。更重要的問題是,教師如何(how)教學,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引導學生等。事實上,目前教育的相關研究已經找出很多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只是目前美國教育不重視有效能的教學對於學習成就的影響。

本評論主筆、前佛羅里達州杜瓦郡總監魏斯(Joseph Wise)最後強調,教育者的責任必須確保教學品質,而強效教學包括有效溝通及內容的傳遞,因而身為專業的教師必須平衡教學的知識內容(what)與如何(how)教學與學習這兩項課題,美國教育界並應將爭議的焦點從教師的品質(teacher quality),轉向如何增進教學的品質(teaching quality)。

 

網上平價電子教科書正蓄勢待發攻佔市場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吳迪珣摘要

資料來源:201093,電子校園報

 

版權開放教科書出版商Flat World Knowledge最近表示,今年秋季全美有800所大專院校的1300名教授採用該公司網上發行的電子教科書來授課,相較於去年的數額,足足增長了2倍之多。

 

位於紐約的Flat World Knowledge同時宣布,將與維吉尼亞州立大學(Virginia State University)合作,以該校為示範學校,為每年除龐大的學費開支外,還要加上一筆將近1000美元沈重書籍費的經濟狀況欠佳學生,提供可負擔得起的教科書。

 

Flat World的平價教科書在網上目前集中於商業課程,使用過的教授都非常滿意,也樂意轉介給同儕使用。一位教授使用就可介紹來3位、4位甚至5位的教授,版權開放的電子教科書已形成一股趨勢,成長速度驚人。該公司從最初30個大學校園的1000名學生開始使用,去年年底已有4萬名學生使用,但到今天已迅速累積到15萬名學生,不到一年的時光,就成長了3倍之多,主要靠的就是學術界的口耳相傳。

 

在此之前,大學課堂上通常會有一半學生因為太貴負擔不起,而沒有購買紙本教科書,課業成績自然落後。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同意由校方付款給Flat World,購妥8門商業課程網上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權,每位學生大約只要30美元左右,修這8門課的學生需要時可以直接免費上網閱讀教科書。Flat World透過與維吉尼亞州立大學的運作關係,樹立為學生荷包著想節省教科書開支的範例。

 

傳統紙本教科書從1999年到2009年,10年之間售價成長高過4倍的通貨膨脹率,令學生大感吃力。但真要電子教科書在大學校園裡廣被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重要的是要讓教授們了解,版權開放的網上電子教科書商不是來者皆收,他們也是去蕪存菁,未來如何提高品質,讓懷疑者接受,是面臨的挑戰。

 

Steven White是麻州大學達特茅斯的商業學教授,也是版權開放教科書的支持者及去年聯邦通過教科書降價法令的推動者。他表示要普及電子教科書,必須根植於學生的需求及教授升任終身職的動力。學校在評鑒教授升終身職時,會考慮學生的評價,而使用便宜甚至免費教科書的教授與用一本須250美元教科書的教授相較,前者評價通常比後者高,而教授們想升職,就得隨順學生的需求使用低價的網上電子教科書,讓教授們感覺到學生的需求與壓力。

 

Flat World表示,本年已開始開發英文、代數、統計、心理、化學等科目的教科書;該公司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可以提供全美學生人數最多的125所學校開放版權教科書。

美大學出奇招獎勵新鮮人暑期閱讀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文化組藍先茜綜合摘要

資料來源:2010820日,美聯社

 

暑假已經結束了,美國大學新鮮人如果沒有在入學前完成學校指定的閱讀清單,可得後悔了!

為了鼓勵大學新鮮人利用暑假期間多閱讀,許多美國大學提出豐富的獎勵措施,在秋季開學後,舉辦寫作比賽,優勝者可以獲得包括校園書店禮券、與暢銷書作者晚餐一頓,甚至是一學期的學費減免。

這些形形色色的暑期閱讀獎勵計畫,目的是希望大一新生閱讀共同的書目,開始彼此討論,也算是入學前的作業,推出寫作比賽及獎勵,則是為了提倡及彰顯閱讀的重要性及在學生心中的價值。

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今年指定Greg Mortenson的暢銷著作「三杯茶」(Three Cups of Tea),大一新生讀完這本關於美國人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鄉村開設學校的書籍後,可用報告、部落格或影片方式,在95前提交閱讀心得,就有機會獲得與作者本人共進晚餐的機會。

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學院(College of Wooster)也採用類似的獎勵,學生讀完「灰塵的孩子:巴基斯坦回憶錄」(Children of Dust: A Memoir of Pakistan)後,10名獲獎的學生心得將會被交給作者 Ali Eteraz,並與他共進晚餐。

伍斯特學院的課程及學術交流院長可魯茲曼(Henry Kreuzman)表示,非強迫性的心得報告比賽是為了給學生更豐富的閱讀經驗,「我們不會把這些獎勵看成是閱讀的獎賞,而將之視為一種學術交流。」可魯茲曼估計, 630名大一新生中,約有25%會在98前繳交心得。

費城的拉薩耶大學(La Salle University)則是強制性要求900名新生一律必須以這所天主教大學一貫的核心價值,即經濟資源分配公平性的主題,挑選書目並撰寫心得。去年第一次辦理時,1名學生以慈善為題的文章,獲得一個學費的學費減免,其他5名也獲得數千元的獎勵金。

不過,拉薩耶大學事前並沒有宣布學生的心得報告將會被評分,這稍減去了學生的不安,因為如果學生知道這將成為他們大學的第一份學習成績,恐怕閱讀也成了一種壓力。

拉薩耶大學的大手筆作法,引起高等教育界不少注意,其他學校雖也有現金獎勵,不過金額只有數百元,但即使如此,這樣的作法也會讓人頗有疑慮。麻州的一所學院的院長就表示,大部份的學校功課都不會涉及獎金,如果一旦沒有了奬金或獎品,學生還會意願及興趣閱讀及寫作嗎?